“木朵兄”视频号 会员列表
主题 : 宇向:丰产地
级别: 创办人
0楼  发表于: 2019-12-20  

宇向:丰产地




阿尔就在眼前
大家进去了
进入光芒的城
进入过去的光
进入今后进入
尚未存在的光

光芒可是光明的过度?

登上修道院斜坡
不计其数地俯瞰:
收割者。炽阳下沉默
全神于收割
过度者。正午也工作
黄上面涂黄
未闻朝闻道夕死可矣的人
在信中说,若我25岁得知
而不是35该多好

若丰产的15个月
是赴死的15个月
过度在的15个月
可是被滥用的15个月?

还是有限的活要把真相赶出
为直达,事歪物斜
踉跄着就要跟不上
300幅画200封信于生死之间
(数据如某种集体死亡人数)
自冰冻桃红到葱茏又葱郁皆丰产
运河水丰产
复制重建吊桥吊桥丰产

太阳越亮阴影就更黑
连接的界限更分明
道路尽头
突然就开阔了。阿尔
过度阿尔。可是验证一场虚妄?

有阴影,光芒就有阶梯
有了歇息和节奏
有弯下的后背,光芒就有了沿途
有了冷暖和私情

有“要死”,光芒就有翻覆
这确认如创世
大家进去了:人在找什么
在光芒之城
在过去的光
在今后,在
尚未存在的光里。生命索要的
可是,正是验证这虚妄?

一片残酷的试验地
人要这光芒继续下去:
我可以用南部的光
在北方画画
跟注以“我不能继续下去”

(你的心被光芒占据你的心是阴影不再有别的
心是阴影除了追光芒不再有别的
心是越来越重的阴影越来越不再有别的
为了追光芒心必然成为阴影不再是别的
必然成为阴影就是必然赴死
终极游行:人类举起了火把)

*纪念1889初至1890盛夏的普罗旺斯
2019.7.28
级别: 创办人
1楼  发表于: 2019-12-21  
  “1888年初,35岁的梵高,厌倦了巴黎的城市生活,来到法国南部小城阿尔,寻找他向往的灿烂的阳光和无垠的农田”,这个创作时期被称为阿尔时期,直至1889年5月3日,应当在这里呆了15个月。诗人写梵高这样一个创作者形象(景观),一开始是作为游客,抵达了阿尔小城,然后看到一些场景,油然而生对一个早期创作者的感慨,宇向这首诗一路写来,完成得不错,读者关切的是它的文法结构,它的上下文是怎么递转的。我在初读的时候就非常关切她靠什么来维持这首诗的转合:首先,有一个亲历者的视线,比如“阿尔就在眼前”“登上修道院斜坡”,像这些视线资源是怎么混搭的;其次,就是她需要占有梵高在阿尔时期的一些创作背景信息,通过这些创造信息,来提供一些推动力;再次,他需要对梵高阿尔时期的一些作品特性或元素,光啊影啊,或者收割者,做一个一个插入;最后,就是对这样一个创作者的命运作一种感慨。这样的话,这首诗就编织好了,线条柔和,有情有味,经纬结合。诗中有几个细节,或者说过渡词,是诗快速编织过程中的飞梭,比如光芒、过度、验证这些词。
描述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