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朵兄”视频号 会员列表
主题 : 木朵:诗八首
级别: 创办人
0楼  发表于: 2017-05-06  

木朵:诗八首




如来

我的史蒂文斯,被赞美的自我意识;
如他的本来,似他的未来。

回到他领受的氛围,回到背负他的范畴;
史蒂文斯只要这一个我,不支应零星。




你好,忧伤

那个戴皮帽、穿海军衫的
大厅歌手唱着英文歌。
有节奏地扭动条纹裙。
从形式上看,这是一支忧伤的歌。
不适合吃烤肉的顾客。
可她和年轻的琴师配合得很卖力,
也吃力——冷静的吃客很容易察觉到这一个情境。
他们始终不能准确演绎出忧伤。
他们自己也应意识到这一点,不愿放弃,
试图达到似真效果。

在亲友团聚的晚宴上,
忧伤是隐秘发生的,不因为这个女歌手,
不是那细细撕咬大厅空气的旋律。
其中一个吃客正放慢咀嚼速度,
透过这个女歌手所代表的青春、所唤起的记忆,
退回到一个早期的自我状态中:
在那里,忧伤屡屡错失靶心。




女巨人

她们构成街上一道风景,
她们属于盲目进展中的城市,
她们是一件综合的时尚展品。

卷发、香水、精致的衣着,
每一个导向性感的小缀饰,
都不是为她们作为个体而发明的。

她们是一类人,不断扩充的美的认识。
彼此赋予肉体的各种必要装饰
几乎不存在等级上的差别。

尽情亲吻她们卷发、肌肤的男人
还可能从她们的身体上索取什么?
千万个男人的欲望都已与文学无关。

她们没有一个文学细胞,
不仅仅是男人们不喜欢,更因为
物质汪洋里诗是不毛之地。




游大觉山

这些树在这些树中间。
这些树穿梭在这些树中间。
树的中间有树与树之间
显而易见的差异意识。
静止的树中间有移动的森林。

我们总是先看到树与树之间
那些差异——蓊蓊郁郁的差异、
绿意上的参差不齐:
我们总是先从这种意识启程,
判断人与窗外疾驰的风景
之间存有何等的关联。

不断壮大的这种意识
教会我们识别细微的差异:
从树顶上涌现的另一捧深绿,
从深绿中涌现的另一份豪情。

摘取显而易见、也是树乐于提供的
形象,作为我们感受的成果:
这种做法或许是天使们所放弃的,
也是带给我们视觉层次多变的光线
所不允许我们屡屡使用的。

作为风景的采撷者,我们应看到
树的有意与无情。作为树所看到的风景,
人——不同的人,有追求的人,
被追求的人——应优雅呈现出树
从未看到的另一面:人中之人的时间。

树是人的镜子,不如
人是树的镜子、树是树的镜子,
当我们遨游在树顶空间的缆车上。




语言作为民族的瑰宝

至少一次,我们民族的语言应得到过
完美的理解,并由完善的语言表述出来。
那时,既能分辨影响这种语言的因素
与受这种语言影响的因素,
又能清晰描述两种影响力的交流史。

在这种千载难逢的理解中,
一位杰出诗人还能将这种语言与这个古老民族的禀赋
完美融合在一起。

但是,经他表述出来的语言轮廓
与他用来表述的、被称为情感载体且为我们所用的语言
如今已存在不小的裂痕。
我们通过阅读他的诗以理解他、理解
辉煌时期的民族语言已不再可能。




时间机器

无人把你从时间中发明出来,
无物能证明你经受的母性。

相反——值得大胆地尝试,
你可以从时间中发明有人;

继而,发明更多的自我。
但多与少的衡量也在发明之中,

勿忘!在多与少的衡量之中,
物性、母性与人性都能得到解释。

可没有释然,时间也不应被憎恨。
要通过审视被憎恨的对象来认识

你以前如何理解时间。
时间不会再度被理解。

自我承担理解的进程,
矜持有时是一对有力的金翅。

就在有时之中,无人的障碍无存,
无人成为永恒测量过的标尺。




课间休息

窗外池塘的环形砂石路与一小时前
有所不同,更为放松、舒适、有人情味,
开始修复疲惫的心灵。
但这种不同的感受是轻易得到的,
好像廉价的思想;
现在,这种感受的差异性几乎充满了
感受的整个空间。
如果不再竭力设想这条砂石路与一小时前
并没有什么差别,那么,
就混淆了我们的感觉体系与促成我们有感觉的那个外在体系,
很可能,我们会误以为我们是自然的主宰者:
我们是来自自然以外的强力。
我们赋予池塘、圆、砂石路以最直接的联系,
就好比这次被选中的联系就是真理的原型,
我们赋予这些视野中的元素一种饱满的情感,
就好比它们本来是空白;
我们长久地这么认识自己的能力,
却从不设想一条砂石路超出我们的理解。




灌木丛的声明

当用到“灌木丛”这个词时,
你应当代之以“口齿伶俐的伞”,
这是第一步;但二者的联系
还太明显,接下来,乔装

一下语序、词性,这一点很关键,
“夜莺捣碎的吻”或“礁石
叠放的绿”——通过削弱
原初那个词太过具体的、凝固的

人人皆可感受的性能,
萃取它的一个特征,然后用一个
相似物遮蔽、称量,再用修辞上
的壮丽迷惑人,这样,一首

标题为灌木丛的抒情诗
貌似深刻谈论了人的命运,
令读者刚以为破获了密码,
又限制他,借一个生僻的典故。

最后一步,我几乎没看见有人成功过。
你必须在诗的中间位置(而不是结尾)
想象一位古怪的生物学家的质疑,
而你找出他思想的盲区,积极反驳。

也就是,在诗中要有
一次不显眼的争辩(这也是向诗神致意):
既回应人们关于诗的能力的质询,
又保持对写作进度、规模、态度的戒心。
描述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