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朵兄”视频号 会员列表
主题 : 木朵:答唐颖:重新理解人生名利的角度
级别: 创办人
0楼  发表于: 2017-02-08  

木朵:答唐颖:重新理解人生名利的角度




唐颖兄

  你好!你的来信涉及到不少问题。我试着做一下回复与解释。
  先说说我写诗的“动机”或目的。我觉得这是一个由来已久的爱好,渐渐演变成一个生命要素,而且已不太可能罢手不干了;由于立志尚高——所谓“以诗为志业”——貌似是奔着成为“大师”而去。实际不然。要知道“大师”这种头衔、称呼是外在的叫法,并非衡量诗艺高超的真正标杆,我所求的不是这个词或这个词之名誉。我只是渴望自己越写越好,至少“活到老,写到老”。但是同时要求自己不要成为一位多产的作者,少而精,是我当前的价值取向,这方面有几个榜样,我一时还无法违背这个趋势。一个月能写两三首诗,在我现在看来,就够多了。尽管我心仪的大师杜甫产量惊人,但我还没有感觉到自己遇上了一个才情喷发期。
  换言之,我不是有意写得少,或者因为忙别的事情而耽搁了产量。我觉得诗神附体的次数少或周期长才是原因所在。我用多出的时间做点别的,比如写诗学散文,比如做文学编辑。接着,我再来谈谈《元知》纸刊带来的影响。由于这份刊物创办于今年六月份,此前我一点办刊经验都没有,我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对付这件事,以便探索出一条长久之计,所以,整个暑假我都沉迷于这个新视野中。直至《元知》1303期印出来后,我才放下心,自忖踏入了一条稳健的道路。我并未因为热衷于做这份纸质读物而丧失对互联网的信心,也就是说,我依然自认为是一位互联网主义者;而纸刊是一次尝试,既关乎美学情趣的投递,又起到了为元知网助威的效果。毕竟很多诗人都爱在纸上阅读,我认为只要做到收支平衡,找到一条发展之道,能满足一部分读者的需求,就可以放手去做,纸刊的运作与元知网的建设是互为表里、相得益彰的。因为我有这方面的优势,且偶然掌握了打理一个纯文学网站的技术,就有义务去承揽这个差事。而且这是我的热爱所依,丝毫谈不上产生了负面作用,乃至我的创作枯萎。我会把握好这个平衡。
  再来说说你的创作如何寻觅一个知音或知情人的问题。我在十年前写过一个名曰“雕虫小技”的系列评论——每周一篇,每次评论两首诗,都是在网吧上网直接写,那是极为美妙而艰苦的草创期——专门对同行的作品发言,以锻炼自己的触角,后来,又写了类似《陶诗研究》、《杜诗制宜》的散文,现在也在探索诗学散文的其他形式,凡此种种,都是希望自己有能力扮演好一个知情人角色,能够洞察一个作者的心曲。我确实很少对你的作品发言,尤其是写文章,我的想法是,这需要一个等待期,相互熟悉,不着急,迟早会兑现,关键是你自己要演好自己的知音这个角色,不要轻言放弃,不要迷惘,许多关键时刻的突破并不是来自他人的批评,而是自己在阅读前贤杰作中的顿悟。杰作或杰出诗人才是我们个体的知音。大量的训练、寂静的训练、自觉的训练,堆积在一起,必然会造就一个好诗人。我不认为你的写作是“四不像”,如你在《四不像》这首言志诗中所言,你是一头具备四种非凡禀赋的“麋鹿”。在你的职业环境中,你的存在、你以写作所保留的作为一个人的精神气度,已然证明写作已不只是你的一个自娱自乐的业余性质的爱好,它预示着你有一个重新理解人生名利的角度,而这是上天的恩赐。

木朵
2013.9.4
描述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