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朵兄”视频号 会员列表
主题 : 木朵:答唐颖:这是一个年届中年的诗人的境况
级别: 创办人
0楼  发表于: 2017-01-21  

木朵:答唐颖:这是一个年届中年的诗人的境况




散了流金的光,我路过浮桥
心中那一些烦愁,不遗又怎么样?
偶尔与行人相望,谁比谁恩怨
细细的波纹别转头,潜入河岸
重迭的时光,在一朵牵牛花的骨上
无限地投放,六月或七月
我在浮桥上游荡,夜是一个魅
让我隐藏于暗,白天是屏障
没有眼睛认识我,迎面而来
穿行于我的嘴、脸、胸廓、心窦
少不更事的儿朗,怎知父的寄托
如水一般(隐去天堂),穷兵黩武之际
一枚细小得不能再细小的波隙
也让我看到了河底的壮阔
鱼背穿梭,水草肥厚,石卵映七彩
或许浮桥不在泗水之上
或许气馁不在奋起之上
我听到了远方马蹄的凌乱
我嗅到了寺中圆寂的舍利子香
最后我所能做的,便是
纵身一跃,把浮桥揽入怀中
平静一下心肺的起伏,归入羹类?

  (唐颖《我和浮桥》)


小学生、中学生和我
像雾鱼一样,赶到马路上
无处安放,游上了日出康城
站的、坐的、吊着的
安安份份
唱的、听的、噎着的
我行我素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理想
——沉重的大学,而我
伺机寻找某一个空座

靠背上的男科医院
让女生去坠胎
吊环上的仁爱广场
让男生去恋爱
粉红色的逃生小尖锤被谁借去
视窗架的草原,马蹄花开了
奶牛忙碌的身姿,喝醉了毡房
我的一些零部件,在他们之间
搅拌。偶尔松动又整合
这些茁壮成长的幼苗
让父母残酷地,撵到了车上

我常常想,什么时候
他们和我一样
不再戴着枷锁去上课
可以自由地欣赏窗外
四季变换的景象,一辈子
不再觉得自己的路很漫长

  (唐颖《公交车上断想》)


唐颖兄:

  你好!逐字逐句地读着你寄来的近作,我觉得它们是一个孤独者的鼓捣与心声,词已达意,显示出一个观察者对身边世界的体会与思考,如诗中所言“听蝉,我便成了蝉”(《听蝉》)、“莫不是,你就是我”(《晨之蝶》)。由于我们刚刚认识,你也不一定熟悉我的写作风格和批评习惯,我不好进行老朋友之间那种坦率的剖析,我认为,先要做一个友谊的缓坡,然后再毫无思想负担地讲述我的种种观感。如果你是我的老朋友,并且读过我十首诗——知道我的诗大概是怎样起承转合的——又跟踪读过我写的一些细读文章,那么,就很容易懂得我的话中的轻重,也就不会产生什么误会。
  我历来都认为,散文是很难说服一个诗人的,而且我国诗人习惯听好话,自我感觉好,所以,我在评价一个诗人的作风时,往往为了自保,为了避免陷入把局面弄僵的泥沼,而更为看重自己散文的作为与分寸,有时撇开诗也能展示散文这种文体的能量。这一点事先要交代一下,我可能谈着谈着,就不切题,而变成一种观念的阐发了。
  你的这二十来首诗——它们似乎都是写于2012年6月,考虑到你同时还写小说,这可是高产——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两首诗:《我和浮桥》、《公交车上断想》。二者在写作模式上是相似的,都是基于一种行旅的思忖,也就是说,这是对一次偶遇的阐发。作者力图抓住这个时代的衣袂,从中发现一点线索,为文学的光顾预留出一块宝贵的飞地。浮桥与公交车都是一个载体、一个中介,供你流连,供你构筑一个“我/你(他们——他者)”的关系模型;而这个模型正是一个证明我思故我在的条件。简言之,你的诗作中惯用“我”这个人称,这个“我”就是写作者与当事人的综合,而不是分离;所以说,这首诗其实就是在一次次回顾刚刚丧失的“我”。
  就当代市民来说,“浮桥”和“公交车”几乎是丧失了诗意的物体,硬邦邦的,毫无“韵味”,于是,你借助“我嗅到了寺中圆寂的舍利子香”这一类修辞——想象力的芬芳与涟漪——实行了一次扭转,为浮桥赢得了一次诗意:对于诗人来说,这个特殊的当事人,有了诗意,外界事物就具有合理性,写作也就合乎逻辑了,是对残酷现实的一次救赎。另一个明确的主题是,两首诗中你都提及了一个“父亲”角色,也即,这是一个年届中年的诗人的境况。在《公交车上断想》这首诗中,作为挑剔的读者,我较为关心的是,这首诗将如何收尾?也就是说,“断想”将留给读者一个怎样的横截面?你采用的办法是“枷锁”与“自由”的对比,言下之意是,你感觉到了自身的自由——一个已经打破了枷锁的诗人的自在。但我有两方面的建议:其一,诗中的反思力度还可以加大,包括对自我优越感的思考,对人生困境的新发现,这取决于你为诗预设了怎样的读者;其二,试试换位思考,以其他人——具体到一个浮桥行人或车上中学生——的眼光来看“我”(诗人),比如尝试使用“他”来代替“我”。如果你还可以考虑诗的体态,适当地在分节方面为自己找寻一种新节奏,很快,就能为自己的写作获得一个新颖的心结。

木朵
2012.6.21
描述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