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朵兄”视频号 会员列表
主题 : 唐颖:双节日月
级别: 四年级
0楼  发表于: 10-03  

唐颖:双节日月

——与木朵、鲁力、牧斯、陈腾、翟玉等
下午登旧日春台,逛还未完工的新昌黎书院,
晚上又在状元洲赏月。






三人还是五人,从颓废的春台而下。
从还未修缮完毕的昌黎书院中,

这些人都还没有从那隐蔽、破晓
又空荡荡的汉语迷宫中走出来?

无心还是有心留恋其人(韩退之)其文,
这些人说了不算,化重金筑造的亭台

楼阁也说了不算?衰败是必然的。
然后我们就谈到了我们各自的使命。

使命与宿命何异?远观高楼之前
都是荒草,那高楼之后必有鹳鹤飞过。

时光就这样在我眼前虚晃一枪,
黄昏的昏暗快速漫卷,当华灯初上

把我们这些人映照如黑夜里的花朵。
我们亦跌跌撞撞步入了四扇三间。

美味并没有堵住我们的情感宣泄。
一拔又一拔的食客揣摩着多变的食材?

我们之中的我独饮金黄色的饮品,
在与这些人的高谈阔论中细声附和。

人是可疑的(人的忧虑也是可疑的)。
人又是孤物(能听见我说话时的颤抖吗)?

我没有颤抖是因为我一直在颤抖。
五十六岁的韩公死得其所我却活着。

这张人脸应该往哪儿搁?搁哪儿不都是
一张陌生的脸,一顿酒足饭饱的脸?

酒也尽了,菜也一扫而空。我们
憋着通红的脸来到了卢洲(状元洲)赏月。

月是满月?以月为中心,层层叠叠的
白云像一朵巨大的向日葵盛开?

我们凭栏说出心中的月亮,荡漾
又复静在秀江之中,忽高忽低,忽近忽远,

醉了一样。“孤月浪中翻”。当有人谈到
五十四岁的杜甫在夔州宿江边阁,

和我们此刻看到的月亮一样又不一样,
我当时的心境非常模糊又亮堂?

今夜月明人尽望,国庆迎中秋,
双节辉映,这样的盛景远在千年之前的

韩愈与杜甫看见了吗?我们这些人身上
散发出来的诗性他俩看见了吗?因为有凉爽的

秋风徐徐吹,亦有千年之后的眼睛窥探着
我们的一举一动,我们又怎能懈怠?

20251003
[ 此帖被唐颖在2025-10-03 22:29重新编辑 ]
级别: 创办人
1楼  发表于: 10-03  
翟玉:小腊


遇见你之前,我们先辨认了一棵梧桐
那是在爬上春台公园之后
一棵喜树下面我们像举行
某种失传的仪式辨认了一棵梧桐

小蜡就在身边,用碧绿的耳朵
收集从我们身上坠落的词缀
脚下铺了一层厚厚的枯叶
身形矮小、纤细仿佛从未出现过

穿过一蓬杂草登上破败石梯
我们正式相遇。你把身体搬到一座灰旧石像上
用古老陌生的眼神与我们握手轻谈
而中间隔着一米多变化的历史

你身后的昌黎书院已经完全被镂空
掩映在密竹下像一块风干的苦瓜
我再次回到你的石像面前
突然觉得你,还有我们都抵不过一株小蜡

2025.10.3 补记
*昨日下午与木朵先生、陈腾老师、鲁力老师、牧斯先生、唐颖老师(以与公园会面先后为序)同游春台公园一角停工的昌黎书院。
级别: 创办人
2楼  发表于: 10-07  
牧斯:登春台——与木朵、陈腾、唐颖、鲁力、翟玉

为韩愈修筑的城中小山。
为韩愈修建的书院,数次废兴的书院。
以前在这里卖菜,少年时代,自十甘庵山谷。
那时不知这里有昌黎书院。
可能也不是昌黎主持修建的。
我只知我的苦难,没有下苦工读书。
但想不到我在昌黎公的某种庇阴下捧出新鲜青翠的茄子和辣椒,
菜场的人就像他的书童,不再散发俗声。
就像如今的青梧,其籽如织钩。
下午聊天时我们一再谈到青梧,仿佛是韩愈培育出来的。
那个想打造宏伟书院的人也是他培育出来的。
而一片寥落,仿佛是某种写照。
几个老人在那里打牌,我说这么好的建筑,可惜了。
他说你承包下来戒。我能承包下来吗?

2025.10.7
描述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