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朵兄”视频号 会员列表
主题 : 炎石:我的新詩師
级别: 一年级
0楼  发表于: 前天 11:08  

炎石:我的新詩師

零九年我去南京一所理工科學校念書,沒多久我瞭解到竟還有文藝選修課這樣的事,就抱著中學時代熾熱至今的愛好,選修了一門關於西方藝術的課程。說來這是巧合,卻更是緣分,在這門一周一節,並總是在晚上展開的課上,我從山城的唐詩宋詞鑒賞辭典第一次走進西方藝術史。我是在這門選修課的中期,才知道他(黃梵老師)是一位詩人的。那時我苦於沒有詩的夥伴,常常在宿舍樓外一個網吧,與素不謀面的青年們聊著。終於一次課後,我鼓足了勇氣,拿著幾頁新列印的詩稿,等簇擁的學生都稀疏了以後,才遞過去並緊張地說道,「老師,我也寫詩,這是我的一些作品,請您指導」。

又一周課後的九點鐘,我踏上了那條日後頻繁與他送往的「詩之路」,即從四工教學樓經圖書館到校訓碑,沿著和平園前的梧桐道直抵二號門,門外不遠就是名為「孝陵衛」的地鐵站。這段大約20分鐘的路程,一步步深化著我們的師生情誼。在逸夫樓暗香浮動的晚春,他說他認真讀過我的詩,並認為很有潛力,但要從事詩歌寫作,筆名還得好好考慮,這對一位詩人來說很重要,還講起他從「黃帆」改為「黃梵」的故事。

再一周在走得更遠的一個地點,即藝文館前那片著名的水杉林前,他對我取的兩個筆名都不滿意,並建議我可以叫「炎石」,「炎」是你名,而「石」符合你的性格,「炎石」就很不錯。如今看來,確實很不錯,如同被施了魔法,這筆名統攝住了我。二零年初,我又著意重啟寫作,擬換個新名與過去告別,但試用了一陣還是作罷。

與黃老師結緣後,我又持續選了他多門課程,直到無法再選。現在回顧過去十數年的寫作,我現在寫詩之所以如是,與黃老師的關係很大。他有一首《中年》我印象深刻,我幾乎是讀著《中年》來到中年的,正是這一首詩的詩法影響了我,我始知詩可以這樣作而非那樣。後來我陸續受到柏樺、飛廉,以及個人新詩溯源工作啟動後,直接受卞之琳與杜甫的影響,但我的詩仍隱含著黃詩味道的。我一直想談談他的詩(我已寫得越來越有資格去談),但因他是我的新詩師,我總在等一個合適的時刻。我會為他的詩被低估而感到不平,但他耐受得住並不此為意,同時又小說又教詩歌課的,使得我的詩弟詩妹也滿天下了。

一四年畢業後,因為要穩定工作與生活,我基本剎住了新詩的寫作。一七年從南京灰溜溜地離開,也未第一時間告訴他。在我不再陪伴他「詩之路」後的很多年,我們之間僅有的幾次聯繫,一次在我去安康的綠皮火車上,他問我近來寫作如何,那時我寫得很少羞慚無言;還有一次就是「屏體詩」寫成後,我再次像學生時代那般,每有新作就發送給他指導,這一次他高興甚至有些激動,給了我很大的鼓舞。

分開後十年裡,僅有的一次見面,還是在去年我到南京開會,再次去他已位於江寧的新家,那也是我第一次見到師母,我跟往常一樣話說得很少。正午時分頂著南京的暑日,我陪他再次走了段短短的「詩之路」,在碰到返程來接的師母後,一腳油門我們就到了那張鋪滿美食的餐桌上。後來,我每月都會去南京開會,但已沒有去拜訪他的念頭,那個訥于言的青年如今已是訥于言的中年,但是一想到那些可以在詩裡夷平的高樓,就想著我們師生相見在詩裡,會更從容、更親切一些。

2023年6月20日
一位诗的原教旨主义者
描述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