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朵兄”视频号 会员列表
主题 : 谭夏阳:《假山祭》创作谈:​小挽歌,亦或教育纪念碑
级别: 创办人
0楼  发表于: 2022-01-22  

谭夏阳:《假山祭》创作谈:​小挽歌,亦或教育纪念碑




假山祭
谭夏阳


他们决定建造一座假山,位于
校园内,乡村小学大门的后面

类似一道屏风,为一览无遗的
视线,制造嶙峋、婉曲的缓冲

三位年轻教师接受了这个任务
始以丑石,以拙艺,为美塑像

形同荆棘丛里,凝固的仙人掌
他们给假山配上了清泉和飞瀑

整个静态装置,顿时成为一盘
活的风水局:它能扭转时代的

乾坤?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拨
学生之中,约有四分之一青年

沦为瘾君子,终日在乡间游荡
间以鸡鸣狗盗,不免为祸一方

然后又在几年之内迅速地相继
毙亡——乡村恢复了往日宁静

可见假山并未形成道德感召力
在那个年代,它以传统之造型

完成了现代的美育,至少为我
上了美学意义上的第一课——

尽管没有在假山前留下毕业照
中途转学之时,我还是带走了

一块石头,对于某些人,它如
残碑:以缅怀胎死腹中的青春。




  临近年终,一切都尘埃落定,似乎除了诗也没什么可谈的了,那就来谈谈诗吧。
  近期我在写一组关于旧事物的诗,《假山祭》便是其中之一,但它是跳出来的——不在原先设定的范围之内。为什么会跳出来?这里可能包含一层隐晦的关系,而我突然找到了一支可以撩拨开这层面纱的棍子。
  当年进入村小上学的时候,一切都很新鲜,同时也意味着,作为一个全新的种子,我就要接受主义和观念的灌输了。那时,村小校园还没有假山,假山是在我入学两个月之后才开始修筑的——三个年轻的教师成了设计师和建造工人。当时我很好奇,课后经常跑去围观,看着假山一点点地立起来,许多细节到现在都还记得相当清楚。事后和友人探讨时发现,那个年代不少校园都建有假山,后来又一阵风地拆毁了,不知什么缘故。这个立起来的假山给了我很大震撼,包括视觉层面的,也包括想象层面的。众所周知,假山来自于中国的造园传统,但在那个年代出现在乡村,算是一个前卫事物,由此承载了现代美育的生发,简单、直接,摆在那儿告诉你:这就是美的范儿!在乡村,自然美处处存在,艺术美却像稀薄的空气,显得珍贵而又带点启蒙意味——对于我,它的意义可能在于此,尽管那时我还不太懂——这个也是我写这首诗的趣味点之一。
  于是写了第一版初稿,题目叫做《假山计划》,把当年几位老师建造假山的方案和过程写进诗中,但写了一半就停了下来。写不下去的阻梗促使我思考:一首诗光有趣味不行,它无法推进整首诗的起转承合。同样,咏物诗也不止于物的属性,它的象征性、隐喻性和外延性,一定会给读者带来更多的思考和阅读快感,所以还必须深挖。另外我对细节处理也做了一些反思。之前的诗写得繁复,最大原因就是注入了大量细节,以求带来最大的可信度,然而衍生出另一个问题,就是过于繁琐,如果细节不能为一首诗的主旨服务,这些细节有可能是多余的。
  承接上面的话题。假山给我带来了震撼,那么对于其他人呢?延伸开去我们那一代人呢?由此可以发现,情状未必都和我一样,这种美育给他们带来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正如那时候的乡村教育,现在回过头来看,成材率极低,几乎成了一个失败案例,尤其在德育方面,学生小学毕业或初中辍学后就成了社会上的问题青年。这里不光是教育问题,还有社会风气、家庭环境等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那个时代的乡村现实。想想挺悲哀的。但恰恰是这个冰冷现实,让我找到了这首诗的触发开关。我个人坚持认为,诗歌是要介入现实的,如果没有对现实的观照和反思,写出来的东西将变得不痛不痒,最终就只剩下趣味了。当然,没有趣味的诗读来也形同嚼蜡。这里有一点需要探讨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历史现实、当下现实(包括日常现实),还有随时被时间覆盖的新闻性现实应当如何处理,这考验一个诗人的耐性、消化力以及对信息源的掌控力,再一个就是判断力:需要即时处理,还是等上一段时间再去处理?总之,这是一个复杂问题,每个诗人应对各异,各显神通。回到这首诗中来,如果把诗处理成一个时代缩影,那么它就形成了我所关注的当下现实(最终有可能变为历史现实),看问题的目光(镜头)随之也发生了纵深变化,同时变得开阔起来,如同一个时代的小挽歌——如此,我便有话可说了。
  诗一气呵成,写完之后,题目改为《假山美学》,诗友刘义建议还是用《假山计划》为好,因为“计划”除了规划未来,也意示着检验和反思,譬如咱们的“计划生育”国策,大有反讽一面。他说得有道理,我保留了这个建议,继续琢磨。
  一直以来,我都在探寻自己的写作路径,希望在诗中以一种平实的叙述方式,将事物的内里呈现出来,有细节有质感,做到沉实和经得起推敲。当下那种抛出一个概念,然后以不容辩驳的姿态将自己的观点强塞给读者的诗是我所反对的。我并不反对批判,正如诗需要技巧,批判同样需要。有时候呈现或揭露不正是一种有力的批判吗?将某些东西真实可信地呈现到读者面前,读者自然会思考和加以判断,我相信这种冷峻的呈现更有现场感,也更有力量,不一定需要呐喊和先摆立场。
  诗人的热衷是,每写一首诗都应有所变化。譬如之前的诗我喜欢不加分行,一泄到底,这首诗就想着改变一下,每两行分一节,留出呼气间隙,也舒缓了全诗节奏。我曾尝试将段落粘连一起,效果令人窒息,故现在的处理是反复试验的结果。最纠结的还是标题,总觉得《假山计划》不够贴切,又改为《假山记》,还是不甚理想。如果将这个假山看作是时代的墓碑的话,那么这首小挽歌就有了祭奠的意味——那就叫《假山祭》吧。这次总算满意。诗几乎可以定稿了,数天之后重读,发现每节诗行的字数大致相当,就心血来潮地想:能不能改成每句一样字数呢?看起来整齐划一,形式感将会焕然一新。于是又开始调整,似乎也不难,因为那无非是诗人基本的手艺活罢了。
  大多数诗人、作家都在努力地更新自己,不断地与惯性写作做着斗争,这显然是对的。对于这个问题,我在写这首诗的时候忽然有了新的想法。在诗中,我也用到了以前的诗句和手法,熟悉我的朋友一定会提醒我不要重复自己,我同样也在提醒着自己。不过,诗歌(尤其短诗)这种体裁的灵活性在于,前面大量的写作,都可以视之为储备和积累,你在这个不断练习的过程中一点点地熟习自己的技艺,一点点地推高自己的写作水准,最终将十八般武艺和多年功力融汇到一首诗之中——即是说,前面所有的重复与磨砺,终极目标就是为了收获一首好诗。这样想就好办了,有了后面的作品作为定心丸,那么,是不是可以将前面不成熟的习作一一删除呢?如果练习不能被视为作品的话,何来重复之感?想通这一点,也就获得了一个免于束缚和自我谴责的通行证——我想我也可以如此操作。
描述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