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朵 |
2023-01-07 09:23 |
木朵:夜游袁山咏月
——腊月十五夜,约刘义、唐颖、鲁力一同登袁山昌黎阁
一人所见,即四人所见。 山下所愿,如山顶所愿。 一棵松树怎么寻摸自己的影子? 一百级石阶如何款待登顶之人?
直言当时所见的景象, 配搭本地出双入对的人事, 这就是文法通畅的原理。 古来如此,缔造前人后人关联。
树有高低疏密,树树皆夜色。 鸟有轻重缓急,权当是鹧鸪。 今夜的素材太多,怎么抓重点? 今夜的影子太杂,人均成三影。
嘘长问短之余,切中社会时弊。 观念纷呈之际,平衡各方利益。 松间穿行,池塘肃立, 一时调动的意识大半是记忆。
然后,若有所思、话题乍歇, 每个人都会掂量语言的天分。 怎样的人周旋其中终得圆满? 如何示好才见圆实之物的反馈?
一会儿在天上,一会儿在水里。 一度照松间,一度照沟渠。 世界太不太平,总要有人出声。 但凡有点出息,皆因通天晓地。
与其无头绪地辨认山顶的南方, 不如步入万古不死的人心所向: 一切的人性,自孔子的教化起, 自韩愈量移袁州始,变化甚微。
四人中必有一人谈起创作的责任, 目清心纯,定是得了上天的庇佑。 踊跃的言语古来有之,脱口而出, 由不由得今人都已融入朗朗乾坤。
2023.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