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朵兄”视频号 会员列表
主题 : 木朵:读诗札记(窗户、扬尼斯·里索斯、丁薇)
级别: 创办人
0楼  发表于: 2018-01-30  

木朵:读诗札记(窗户、扬尼斯·里索斯、丁薇)




窗户的诗“棒在哪里”

九月
窗户

天空更高,河水更低,路更开阔
风从远方吹来
仿佛神,每年
在这个时候,就回到我们中间
我们工作,生活,养育孩子
在秩序里做梦
争吵。赌气
在一场欢爱中,伤口平复
在孤独中躺倒
每一次,像敌人一样
我们用尽全力,打击对方
就像每一次,只有走到尽头
才肯回首。和宽恕自己 


  非常巧,最近有几个老朋友和一个新朋友对诗产生了好奇心,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困惑,那就是觉得有的诗(比如我珍藏在元知的诗)太难懂,而我在朋友圈或书信、诗学散文中却认为写得很棒,他们说棒在哪里。连带说我的散文也难懂,没办法看进去。乍听这样的反馈,我不会放在心上,但反复几次,我就不得不应对这个问题,做一次次解释(有时在朋友圈或私聊时,我想糊弄过去,回应几个俏皮的图案,但还是被揪住不放)。
  其实,在我学艺过程中,一开始也对很多东西不懂,学力和眼力不到,自然弄不明白闯入眼帘的、而别人夸夸其谈的对象。(到现在,我也好多东西不懂,只是没有精力去探究了,比如古典音乐、刑事诉讼法、建筑学,就连做股票,虽说入市近二十年,可“打板”这样的操作方法我弄懂它也是近三年的事,想来真是惭愧,不懂装懂太多年。要从不懂、难懂到弄懂、熟悉掌握,这肯定是一个过程,需要浓烈的好奇心与毅力去探索、学习,同时还要有高人指点,才会开窍,否则也是瞎折腾。)
  我对诗学一直很感兴趣,也认为这是一生抱负所系,所以,必须知难而进。回想2004年前后,那时三十岁出头,懂又懂一点,但又稚嫩得很,恰在进退两难之际,接触了一批高人,被震住了,才猛然醒悟,找到了锻炼的方法和进阶的法门。这些高人包括但不限于:约瑟夫·布罗茨基、苏珊·桑塔格、宇文所安、卡尔维诺、谢默斯·希尼、奥登、维特根斯坦、康德、闻一多,以及后来的阿兰·布鲁姆《莎士比亚的政治》、列奥·施特劳斯《论柏拉图的〈会饮〉》,或者吉奥乔·阿甘本《语言的圣礼——誓言考古学》,还有罗兰·巴特,太多了,这些高人在散文写作方面,给予我太多的激励,并促使我重新审视杜甫、陶渊明、李商隐、李白、杜牧等早期杰出诗人的作品。我找到了一个精巧的大熔炉,多少人杰来添薪加火,助我一臂之力,至今想来“涕泗涟涟”,真是吃了不少苦头。
  说到不懂我的散文、我的诗或我品谈的其他诗人的诗,还不止我的这些新老朋友,实话实说,我太太至今对我的写作吝于一观,父亲生前也从来不会留意我在秘密地鼓捣些什么,也没有一次文学性对话。这叫我情何以堪,我怎么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到一个知音?对于写作,发明一个必要的知音,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我会从不同角度设想上述人杰为我的临时知音。我确实很少顾及“妇孺皆知”这一审美范畴。
  对于不懂我所热衷谈论的作品的那些新老朋友,我给出的委婉建议是,不要排斥,慢慢接触,边看边学,时间久了,加上一点机缘,自然就懂了。对我本人来说,我反倒是警觉于被人理解透、被人一下子懂,最怕被一人全懂,我的一部分写作是为了让人动心、让人更快地懂得,而另一部分写作则是避免被人一下子弄懂,我得有知音的门槛呀!
  我也看到一两个朋友只愿意看自己“懂的”作品,并以之为审美尺度,来责难他们不懂的作者/作品在故弄玄虚。这是一个不自觉的、将不懂的责任推给他人的做法。作品的多样性是诗坛的生态,我当然希望小伙伴们胃口庞杂,不被单一口味所滋养。看到我们所陌异的作风和文本,我所希望的是小伙伴们不要退缩,反而是追本溯源,将陌异变成熟悉,以养就一个苛刻读者的风度。当然,如果你兴致不高、精力不济,那就专挑自己喜欢的作品来喜欢自己的品味也无所谓,自得其乐呗。
  说了这么多,现在来谈谈诗人窗户(1980-)的这首诗:《九月》。这首诗好懂吗?字面意义上好像挺平易近人的,能基本弄懂作者的情感以及这些字句所传递的情绪。但即便是一首貌似易懂的诗,也有深究之处。比如,你注意到了这首诗的结构吗?或者说,这首诗中诗人传递出怎样的诗学观念?这首诗有别于他同一年写的其他作品吗?一首易懂之诗要弄懂的地方还多着呢,远不止我们眨眼之间所看到的那些易懂的成分。只是长期以来,你没有受过这方面的训练而已,只接受诗中易懂的那一部分,到此为止,戛然而止,并通过这一次懂得来满足自己,来赞美自己这一次真的懂得了。
  我们经常下意识地以懂不懂、感动与否来作为审美尺度,以衡量一首诗是不是好诗。这真是一个省力的办法,而且主观得可爱,但偶尔看到真这么去做而且乐此不疲的小伙伴,我还是忍俊不住,也为之扼腕叹息。关于诗的尺度/标准问题,我已经在《杰作与时间》一文中说得清清楚楚了,这里就不再赘述。
  在窗户这首诗中,展示了当前诗坛写作上类型诗的一个共性:感受的笼统性。这个现象我本来想撰文专述。这样的作品由于有一种易懂、亲民的表征,容易得到普通读者的积极反馈(比如点击率、点赞次数猛然上升),而这种反馈又默默形成一股推动力,催促诗人继续写出类似的作品,以形成一个闭环现象。在此,我不是贬低诗人窗户这首诗的真挚感情,而是从一个苛刻读者的角度提出一点建议。那是什么建议呢?我的建议就是:作为一个写作者,你得想一想下一次还可以怎么写
  比如诗的第一行“天空更高,河水更低,路更开阔”,这个排比句式,看起来易懂,一下子掀起了抒情的共同盖子,但其实,这里“什么也没有说”,“更”之比较级的感受还有待下一步骤的强化,在这一行内,三者并列的情形起到了“关关雎鸠”的起效果,但难以顾及“天空-河水-路”以及“高-低-开阔”三者关系中的个体特征,严格说,“天空”的个性或“高”的特别感受都消弭于并举句式之中,而没有得到单独的照顾,这就是我所言的“感受的笼统性”,这不是窗户一个人一个作品的问题,已然是当今诗坛不少同行的共性,这是值得反思的地方。一旦在这里得到了观念的廓清,就相当于你为自己的新生觅得一份生日礼物。去自我否定是不易的,更何况此前还有一个更加不易的事项:萌生一个“自我否定”的意识
  或许,诗人窗户的新生就在于“更-更-更”这个并举的三级跳中,当有一天他突然意识到很有必要对这个句法结构进行反思时,他就重获一个诗歌生日。摆脱感受的笼统性(比如窗户这首诗后面还出现了“每年”、“每一次”这种统称做法),有很多办法,当前的一个建议就是,尽可能在既有的字词、句式上停留更长的时间,不要急于奔赴下一句,尤其是下一个同质的三者关系(比如窗户这首诗紧接着出现的“工作-生活-养育孩子”),先把当前的字词句以及句法结构的问题想明白。停滞或悬停在诗的第一行(或关键一行),更久的时间,不让其他的思绪过早闯进来,年轻的诗人们,你们试试看!一个有趣的说法是,当我们说一首诗“棒在哪里”,这里所说的“棒”还有另一个含义:当头一棒!棒之所来,肯定跟这位诗人此前所经历的磨练有关,比如他承受了外在的棒喝而更新了自我,至少他对“棒”的理解不限于单一含义。如此,我祝福这样的诗人的苏醒!
 

谁拿得起扬尼斯·里索斯的“花环”

花环
扬尼斯·里索斯

你的脸藏在叶子里。
我一片一片地砍掉叶子去接近你。
当我砍下最后一片叶子,你却走了。然后
我用砍下的叶子编了一个花环。我没有任何
可以赠送的人。我把它悬在我的前额。
 (韦白 译)


  星期六晚上(2018.1.13)我们本地几位诗人(我、唐颖、刘义、吴宇)在鲁力家小聚,品尝鲁力的厨艺,抱团取暖,共度寒夜。无话不谈,但落脚点都是诗,谈了很多话题,也涉及具体的作品,小伙伴之间相互鼓励,相互指正,谈兴浓烈,要不是家属们纷纷来电,我们都不忍在晚上11:45散伙。交谈中,酷爱思考的诗人刘义又带来的精美的打印稿——为了方便在纸上阅读心仪的作品,他特意买了一台打印机和一叠赏心悦目的纸——这次是希腊诗人扬尼斯·里索斯(1909-1990)的作品(韦白 译)。他特意挑出《花环》这首诗,要求小伙伴来谈谈看法。这是我们聚会的小小传统,结合具体文本各抒己见,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可惜的是,还没有轮到我发言,时针就被家属们拨醒,大家就要退场,让我意犹未尽,只好回到家,开始用书面方式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我目前还没有专门去研究里索斯跟他的同胞、前辈卡瓦菲斯(1863-1933)之间的精神纽带怎样。卡瓦菲斯过世时,里索斯还不到25岁,想必二人没有近距离面谈过。从探佚的技巧上看,通读里索斯的作风/作品,确实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卡瓦菲斯。但在这里,我暂时屏蔽巨人卡瓦菲斯,专心地来谈一谈里索斯编织的“花环”。每当谈论译作,我都免不了声明一下:假设这首诗就是中国人写的,就是懂汉语的外国诗人最有可能写成的样子,而不去甄别从希腊文直译还是从英文转译的得失。我不懂希腊语和翻译工作,那就从现成的译作这个模样出发,来谈谈这首诗的种种机关吧!
  这是一首短诗,只有五行,看起来不难懂,但真正要在文学沙龙上凭此高谈阔论一番,还是会感觉到怯劲/怯场。一下子又觉得没什么可说的,甚至为了搪塞自己的理屈词穷,还会搬用一个意识来佐助自己:有了诗本身,为什么还要“诗的解释”呢?在聚会上,我非常留意同伴们切入的角度,观察他们各自的观念如何与这首诗的作者/译者的观念进行结合。我倒喜欢怂恿小伙伴往深处挖掘,就好像表面的胜地下面还有很多层胜境。只要能自圆其说就了不起。看起来挖的是别人的宝藏,其实说到底是在自我发掘,在自身的既有之地挖掘,看看自己的城府到底有多深沉。
  “花环”在这首诗中,是一个后定之物,是主观意愿或最初计划想得到的某物的一个替代物,有一点像对我国古谚“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改造。诗人最初想得到什么?期待什么出现?诗的一开端就是“你的脸”,一下子给了读者严肃的脸色,我们不禁退一步想啊,这会是谁的脸?情人的脸,还是诗神/缪斯/人杰的脸?我们历来被漫无边际的“你”这个人称所困惑,乃至于我们这时想入非非,说不定这是诗人写作时所想象的“读者/知音的脸”。“你的/脸”这两个悬案只有在后续交待中去落实,我们继续沿着诗人塑造的墙根走着瞧。
  值得注意的是,藏在“叶子”里的不是“你”(一个整体)而是“你的脸”(一个不确知的个体的一部分形象)。一张脸看起来更容易被“叶子”藏匿,而整个人要藏起来,那该多少叶子呀,而且整个人被藏着显然在词义的扩张或意趣的延展方面没有这个人先藏起一部分形象/器官好玩,通俗一点说,诗人只提及“脸”可以为随后的补救措施——比如接着谈及人之手足——留下伏笔。
  也可说,藏着的仅仅是脸,这最为重要的五官,才构成引诱,才产生催人发现真容的动力。这真是一个奇观:一个人把脸藏在叶子里,却露出了四肢!而诗人的观念逻辑在于:仅凭你认识一个人的四肢还不足以认识这个人,“脸”才是认识的极限,也即,通过一个人的“脸”的发现,你才可认识一个完整的人。你都没有看清对方的脸,那你还有什么面子说你跟那人是好朋友呢?
  在彼此之间存在的隔膜目前称之为“叶子”,好奇心会诱导你去去除这种障碍物,而那个等待被发现的藏匿之人其实并不是真正的藏匿,他的真身换一个角度看其实已经敞开在大地之上,只是对于你,你觉得彼此之间还有一点隔膜,于是你为即将到来的友谊/爱情快速营造了一次互动关系:你藏我找。既然明确了“你”的存在,现在无非是把自我塑造成一个积极行动的实践者形象而已,况且,说不定,对方会被自己真挚的搜寻热忱所感动,一下子摘下面具跳到你面前呢。
  接近一个人,大多时候是没有捷径的,你得勤勤恳恳、感天动地才好,你得先摸索清楚挡在你们之间的障碍物到底是什么,或者质问:为什么“叶子”要硬生生地使绊子呢?于是,在认知那张最终之脸以前,你先得搞清楚当前的状况,那就是这些来历不明的叶子。你被迫卷入与叶子搏斗的旋风之中。在这里,“叶子”可以是树上的叶子,可能是阔叶林也可能是矮小的灌木丛,但也可以是其他铜墙铁壁之类的障碍物的象征。
  “砍掉”叶子,这可是下足了功夫,说明还用到了板斧呢。这个樵夫形象的自我干得挺起劲,看起来不是一位优雅的环保主义者,功利性太强,“坎坎伐檀兮”,悠哉悠哉,结果到“最后一片叶子”(这才是致命的叶子,这片叶子才是根本性的证物,大得足以遮蔽真容,大得让人一下子绝望无比),才发现叶子后面并没有一张脸,甚至原先看到的人之足现在也“走了”。人之足把他的脸也带走了,真是无言/颜以对呀!到头来,整人看不到,与之有关的感情属性也品尝不到,到头来只有一堆被砍掉的叶子,“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你”之未得,却又应了我国古谚“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看起来白忙乎一场,但是劳作者还是能够从劳动的现场中找到劳作的价值、尊严,甚至乔装打扮了的知音。于是,“花环”的逻辑从这一堆见证了劳作的叶子处自圆其说,诗开始转入下半阙,“然后”这就是诗人的声明,这也是一个关于行动的意义之发现的关键,正因为我们这些劳作者、我们这些诗人在濒临“最后”的失望之际,仍然能获取一个后续的机缘这就是“然后”的意义所在。然后,诗的发展强化了我方的主观能动性,“人”与“前额”的携手亮相,明确地告诉读者:“我”通过一番波折,如今耸立云天,所有的叶子所编织的“花环”既是一个沾有奖项属性的桂冠,但也是“我”对藏匿的戏仿,现在,在诗的结尾处,诗人用“花环”——那无数叶子所编织的集大成者、那障碍之王——藏匿了自身,言下之意,后世读者要看清诗人的“前额”(脸的一小部分)已不可能,因为大地之上已无叶子可看可砍,而那花环、那桂冠,一个凡俗之人、一个准备不充分之人凭什么能拿得掉呢?


丁薇怎么写“父亲”

秸秆
丁薇
 
田里只剩下光秃秃的秸秆。
它们一点点变黄、变矮。
被早晨的寒霜覆盖,微微弯曲。
 
我知道,不久的某个黄昏
一场火会是它们最终的归宿。
 
想到这些的时候,
父亲正坐在我身边叹息,
他腰疼得打不直,
佝偻的样子如同窗外的秸秆。
 
这么多年,
我并没有注意到他的苍老
以及越来越贴近地面的身体。
而这一切在今天
借助一根秸秆我才得以窥见。


  近来,几个小伙伴寄来诗稿,想听听我的看法,我一直想告诉他们每个人:其实,通过读其他的诗学散文——不只是我谈论其他作者的——也可以找到小窍门和觉悟的阶梯。不一定围绕着自己的作品来找一面镜子。当然,通过“散文”来找诗的阶梯,这个办法看起来很管用,但事到临头,不一定奏效(我给不少作者提过自以为恳切的建议,但并没有见效,有时为了摆脱这种散文的“无用性”,我必须尽可能保持散文的“自足性”,也即,让自己的散文也像一个作品,能够独立成活),或许通过阅读人杰的诗篇,反复地揣摩,跟其他小伙伴一起切磋,在“诗”中找到诗的阶梯,这会是最好的办法,也是为数不多的捷径之一。
  我写了不少散文,点评过蛮多诗人的作风,但出发点不是“好为人师”,而是为了“自我纠正”:我想看看自己还可以怎么看。我对各种风格的诗都有好奇心,抱着平等视之的观点,种种探察,无非是从这些异己的作品中找到自我纠正的镜子,种种情况下,都是在自我审察,看自己如何在诗中找准散文的嗓音,又如何在散文中拿捏诗的手腕。除了这点私心,我当然也希望自己的一些观念能够帮助一些小伙伴(尤其是风格与观念尚未定型的年轻人),毕竟悟道有早晚,我可以提供一点过来人的建议。我也把自己不厌其烦的工作——比如给年轻诗人写信、点评、鼓励,持久地做“元知”(miniyuan.com)——当成这个时代所必需的“诗歌教育”的一部分。
  诗人丁薇(1993-)最近写了一首新作(《秸秆》),寄给我看。一下子,在私聊时,我很难快速给出看法和建议,我得琢磨几天,看着这首诗,我会从中发现一些什么问题呢?我怎么去概括?又该怎么来谈论它?我也得思考得体的谈论方法——这就是散文的声音,借此,我重新观察诗与散文的关系。我怎么说才能让丁薇有所进益呢?要知道,此刻我正在苦读《昌耀诗文总集》,一篇名曰《论昌耀》的诗学散文搁置了四年;我想啊,应当多把精力放在对杰作的分析上,而不是一次又一次跟不断闯入视野里的新面孔、新秀谈论诗的基本功或推荐那要命的书单。但我并不厌烦,时不时做一点“诗歌教育”工作,也是对自我写作观念的整饬,并非不划算的事情。
  现在微信公众号这类平台恰好提供了这种便捷性。我偶尔写一两篇,触动一两颗心灵,说不定几年后这里会变成一片茂林。或许二十年后还有一位青年诗人,二十几岁,寄给我新作,听我怎么谈,我可以找出今天这个帖子给他看,触类旁通,就不必再面对年轻人一茬茬的对我实力的检验。实话说,我近年写给同行的一些文学信札,如果有缘人用心去读,我那三板斧早就明摆着呢,只可惜其他同行通常认为这信不是专门写给他本人的,就没有雅兴去一探究竟。
  丁薇在这首诗中利用外在所见的“秸秆”与近旁的“父亲”建立起联系,这是诗最关键的一个结合、转机,也是在比邻事物中积极寻获相似性,建立起一个二者关系(比如本体-喻体、表象-本质)的同时也在探寻诗的“上下文关系”如何开展,但这也是一望便知的联系,容易令读者生疑,觉得这种关系太过简便与直接,而且诗的最大力气似乎都是为了得到这个关系。而一首涉及“父亲”的诗,其实不经意间提供了一个微妙的契机:借此重温“父亲”形象或心理,重建或重新审视“父女关系”。如果缺乏秸秆提供的萧瑟形象,那些触目皆是的视觉信息(刺激源),“父亲”的形象就很难出现在诗的第一行,就无所依傍似的。所以,当我们看到秸秆,进而又想借题发挥至“父亲”的形象时,我们在写作时要有所中断,从电脑旁走开,避开秸秆所快速、流畅营造的局面。紧盯着这来到观念之门的词!这种写作中的自觉中断,是年轻诗人需要下功夫去练习的基本功。
  对“秸秆”的观察,丁薇看来没有带来新意,而且稍不注意还可能陷入伪乡村抒情诗的泥淖。要写好秸秆,不只是远观,不只是模糊于“一点点变黄、变矮”的综述,那该怎么做呢?走近秸秆,去谛听它们的心声,去闻它们的气味,把“黄/矮”之变故的进度设法写出来,而不是搪塞于“一点点”这个程度副词。这里大有学问。写好秸秆之“变”,就非常了不起!
  另一方面,“最后的归宿”也太过想当然,太流畅,这里如果中断一下,使劲琢磨一下,就会懂得秸秆的归宿有可能并非如此,并不是人所表面看到的被大火焚烧的下场,这是“最后的归宿”的世俗/视觉含义,但在诗人眼里,秸秆一定还有其他的归宿有待去发现。如果说“父亲”的某个形象是借助一根秸秆得以窥见,那么,秸秆的另一个面貌也许得借助什么东西才看得清(况且,这根秸秆的感受可能不同于另一根秸秆呢)。丁薇在写“父亲”时用了一连串词:“叹息”、“腰疼”、“佝偻”、“苍老”。但为何叹息,却有所回避,或者说,“叹息”的深刻类型这次没有揭示出来,尚未更新我们关于“父亲的叹息”的历史经验。止于叹息,而未曾挑明前叹息状况,这是一个写作中的盲点吧?这些方面都可以下功夫,深入进去,重建一系列二者关系,写作时务必自觉地审察自己即将或已经搭建的二者关系是否太过流畅。
  她的这首诗最后一个词恰好是动词:窥见。似乎诗才刚刚进入中程而非尾声。“窥见”一词不宜成为这首诗的重音、主题、落脚点,写作时也不必为终止于这个词而如释重负,这个词所肩负的使命还远没有完成。窥见之物,窥见之心,窥见之反顾,都需要反复地重建。与近距离审视秸秆一样,走近“父亲”是我们为人子女者永恒的路程,绝非一个“今天”就可得偿所愿,也不限于“一根秸秆”的助力才可办妥。在此,我想引用诗人金辉(1975-)早些年的一首诗,做个对比,刚好他的诗中也有“秸秆”与“父亲”,如果丁薇对这个主题感兴趣,还可以追溯到谢默斯·希尼的“父亲主题”(顺便说一下,寒假将至,我向她推荐两套书,要赶紧网购哟,其中之一就是黄灿然先生刚刚翻译出版的希尼诗选《开垦地:诗选1966-1996》,另一套书则是舒丹丹女士翻译的雷蒙德·卡佛诗选《我们所有人》上下两册,耐心地谛听这两位同行的呢喃,有什么心得体会我们再交流,要读得慢,琢磨诗的结构,琢磨一首诗是怎么开头的,等等;或许先读卡佛,是对她当前写作及时的协助)。衷心祝福这些善于学习、积极探索的年轻诗人,在顽念尚未形成之际,尽情地阅读、思考,不过早地风格化、模式化!


秘密的豆地
金辉

我父亲隐瞒了一块豆地
他在四周种上了玉米
只是偶然的一次,他压低了声音
跟我说起,我才明白
为何在邻居面前他总是小心翼翼

只是收割玉米的时候,豆秧还青
还有白色的豆花在开
收割被推迟了。邻居们的马车
来拉秸秆的时候,只有我父亲的
还立在那里

最后,趁着一次月色,我父亲在前面
弯腰挥镰,我和马车就紧跟在后面
清晨,几十垧的土地上只留下了
一小片特别显眼的细密的
根茬和潮湿
描述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