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朵兄”视频号 会员列表
主题 : 木朵:诗八首
级别: 创办人
0楼  发表于: 2017-04-28  

木朵:诗八首




桌上的恒星

他是一个杰出代表,
在确立一位诗人的命运、一个家庭的沉浮聚散
与一个时代的政治气氛的关系方面,
他准确而又幸运地抓住了语言的茎管:
在他的诗篇中,流露出一位诗人的生活,
在古代神州,既是文质彬彬的,又充满来自
宦海的不测风云——既被席卷进去,又能置身事外,
从中汲取生命的养料;
         既是文学的强音,又是政治的苦衷;
二者结合得如此紧密,似已解答后代诗人“何谓纯诗?”的困惑。




语言作为事务与作为

诗神把它们赐予我们,
不同的人——住在高地的人,
住在盆地的人,丘陵上的人、
地铁里的人、古代贤士、近代作者
——共同得到这项财富。
直到今天,每个时代的诗人,每一个,
都把生命消耗在其中:
一是渴求自己份额之外的权益;
二是凑足它们的原貌,物归原主。




原理

生前,应尽可能推迟
自己作为一个作者为大众所知的日期:
——尽管有可能读者蜂拥而至,
但切记自己不要主动索取——
这是不必要的,也不明智,
在众人面前解释自己为何
多年前创作了这些作品。
此举不能找出艺术真谛。
作者不宜以确凿的见证人出现:
他应深刻体会到他不是大众
最终理解一首诗的保障。




为小友详解范仲淹《渔家傲》

白霜从不缺乏勇气,
虚实之间,它既铺垫感情的边疆,

又满足大地的申明。
随后,它还会是牢靠的眼睛,

看好瓮底的笛声。
一切哀怨都兴起于秋日,

人心惶惶,大雁守时南飞,
戍边的山峰为自由而战栗。

寸土必争、守土有责,浩然的
历史逻辑,醉饮落日的余晖。

千年后,帝国的审美
仍系于白发、泪与计策。

长夜难眠非关号角,
这永远是形而上的一次坐等。




生命和心灵的碎片

没有谁,比圆更懂得人的呼吸。
但一个圆有时又不够满足。

两棵梨树的影子刚好围成
一个圆,一个临时的园中之圆。

果园并不珍惜这个浑圆。
人之所见并未超出梨树的脑海。

太阳醒来——这个变量
是理解圆之初貌的关键。

圆之载体转过身,以一种赤诚
靠近我,圆顿时失色。

圆心何在?圆找得到这一点,
但这不带给他人慰藉,如此否定

独自面对,就是一个悲剧。
年青的演员年年出任圆的替身,

最初之圆已消失,梨树日趋豪迈,
它们的舞台已剧变为椭圆。




沁园春

父亲放下扫把,立显虔敬,
静听那从客厅传来的音乐。
严肃的、政治的音符里有
青春与热血的记忆,很快
他辨认出这仅仅是一小段
旋律的巧合——它依然是
抒情的、柔软的、欢快的
这一代青年人消费的音乐。
一种争奇斗艳的感官享乐。
并非那占满整整一个民族
心智的音乐,奇异之处是
它为何不再令年轻人痴迷;
似是而非的一瞬间,思想
库房一张一翕,不惹尘埃。




乡下的一盘桃子

触及过的吊篮
并未盛放这两个鲜桃。

桃子看到吊篮被触碰,
但它们被误认为触碰的结果。

它们不是触碰的其中一环,
但无法自证这一点,并不表明

无人洞悉这一情况;
吊篮的意见呢?兴许它的意见

正是事发之前那人的看法,
他本来应拿走鲜桃,却选择了

悬挂在铁钩上的吊篮,
这一定不是弯月的类推,

他一定理解桃子里有蟠桃园,
而他说不定有一会儿出神为嫦娥。

嫦娥动过的吊篮静止不动,
俨然否认嫦娥来过。

但桃子身上的时间并未中止,
这是新鲜的代价:

它们必须站出来,
证明不是嫦娥,也不关风月,

触及过这个吊篮,
它们为一个人的品味立言。




星期二下午的雪

大雪是不可再修饰的,
正如一位父亲的妥协不可追踪。

停在事物亲吻意义的前夕,
奔波于雪把陆地化为大海的下午。

路边有一个骨干老师吗?
但白皑皑的诗人未经过这里。

玻璃隔开的风浪
渐渐入戏,繁荣了赤子的取舍。
描述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