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朵兄”视频号 会员列表
主题 : 木朵:全局观
级别: 创办人
0楼  发表于: 2016-10-31  

木朵:全局观




柴门杂树向千株,丹橘黄甘此地无。
江上今朝寒雨歇,篱中秀色画屏纡。
桃蹊李径年虽故,栀子红椒艳复殊。
锁石藤梢元自落,倚天松骨见来枯。
林香出实垂将尽,叶蒂辞枝不重苏。
爱日恩光蒙借贷,清霜杀气得忧虞。
衰颜更觅藜床坐,缓步仍须竹杖扶。
散骑未知云阁处,啼猿僻在楚山隅。

  (杜甫《寒雨朝行视园树》)


  这是一个他熟悉的园子吗?从一开始,他将“丹橘黄甘”排除在千树之外,看似已走遍此地的每个角落,与每一株植物都有过面对面的交流。接下去,各种应约而至的植物交相辉映,好比是一次个人物产的盘点,以及对众多类似形象差别化的诗学练习。由于通览园林的心理活动得到实践活动的配合,他所要完成的是一幅词语素描:以观察各种手法的搭配能否与植物们的争奇斗艳相匹配。在这里,他所担心的不再是一下子收集了这么多的树木,乃至于不能曲尽其妙,而是它们如何从固有的意谓中摆脱出来,迁就他的心理需求。
  一株植物映入眼帘之际,他立即去找寻下一株与之匹配的植物,这对他来说并非难事,况且这个园子里也应有尽有。那么,他在写作中会生发一种对可能形成的诗的样态的反感吗?他会不会觉得枝繁叶茂的堆积效果有些过分,并在中途打算创造观念的奇迹呢?我们应对这一方面的探询显示出必要的好奇心:他在布景时,是遵从刚刚游览小园的先后次序,还是根据景物们依次显露的合目的性?一般的读者对这个园子的构成并不好奇,他在写作时设定了一些理想读者的话,那么,他希望这些人注意到诗中或隐或现的哪些信息呢?他是想在此告诉这些可爱的读者他是如何描写一个园子吗?如果是,那么,他的得意应浮现在哪几步留下的足音上呢?
  从一个亲身经历者立场看,他实际上会碰到不小的麻烦,来一步一步复述曾有过的步履,并保证言辞机智地符合那真实的踩踏。首先,他会受到不少的诱惑,比如,当时寒雨下的心绪被一株植物所左右,导致寸步不离地从这个对象身上就完成了诗的使命,而忽视其他的景象,并不会损害观赏的真实性;其次,有些植物太富有动情的传统,有的植物却默默无闻,他该如何把个性丰满的植物削减,匀给那些瘦弱的伙伴,达成不相上下的平等地奉献?再次,在将不少植物连缀成工整的对句时,如何同时发展诗的起承转合,比如在哪一株植物的哪一个方面突然显示出诗的尾音?最后,他还应当考虑这首诗是否做到了百科全书的效果:群英荟萃的一刻,这个园林已变成了唯一的形象,此后的写作几乎不可能再有所超越?
  他选择的是一个特殊时刻步入这些身外之物的天地,所见所闻也是植物们某一方面的特征,甚至它们呈现的特色有违于他的初衷,他将如何把自我的一刹那与对象瞬间的表征融为一体?他会避重就轻,选择那些乖巧听话的伙伴们来达成人心的广播,而放弃那些不合拍的对象吗?这时,为了磨灭这种界限,他可以另辟蹊径:先谈及一根藤、一棵松,然后,转而去谈一棵树的成分,比如香气、枝叶、光影、枯萎,避免一系列列举时的顾此失彼和敷衍塞责。如此,写作中就不再受制于林园的摆设,而靠拢内心世界的地貌,可以主客两便地阐发心迹。等我们发现他那些小巧的手段时,这首诗大势已去,我们原先以为的植物联手签名并未发生,那张用来签字的横幅不见了,我们并不能通过他的描述复原出一幅林园的概貌。我们隐隐约约察觉到的三部曲是:秀色可餐、清霜肃杀、触景生情。我们也可建议他本人不要在这首诗的末尾现身,交由大自然溢于言表地表露他的衰颜,当然,如果最后不以两种动物压轴,思虑的马车或许能隐蔽得更深,也就更得自然界的幽情;可见,那写作中的同时性,害得他不断妥协,在一齐散发心声的诸多事物中,进行有限的甄选,导致这一次出游远非通览全局、这一次书写得之以同情而失之统揽。
描述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