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朵兄”视频号 会员列表
主题 : 木朵:观看的瓜分
级别: 创办人
0楼  发表于: 2016-10-22  

木朵:观看的瓜分




候车室外。老藤垂下白花像
未剪的长发
正好覆盖了
轮椅上的老妇人
覆盖她瘪下去的嘴巴,
奶子,
眼眶,
她干净、老练的绣花鞋
和这场无人打扰的假寐

而我正沦为除我之外,所有人的牺牲品。
玻璃那一侧
旅行者拖着笨重的行李行走
有人焦躁地在看钟表
我想,他们绝不会认为玻璃这一侧奇异的安宁
这一侧我肢解语言的某种动力,
我对看上去毫不相干的两个词(譬如雪花和扇子)
  之间神秘关系不断追索的癖好
来源于他们。
来源于我与他们之间的隔离。
他们把这老妇人像一张轮椅
那样
制造出来,
他们把她虚构出来。
在这里。弥漫着纯白的安宁

在所有白花中她是
局部的白花耀眼,
一如当年我
在徐渭画下的老藤上
为两颗硕大的葡萄取名为“善有善报”和
“恶有恶报”时,觉得
一切终是那么分明
该干的事都干掉了
而这些该死的语言经验一无所用。
她罕见的苍白,她罕见的安宁
像几缕微风
吹拂着
葡萄中“含糖的神性”。
如果此刻她醒来,我会告诉她
我来源于你
我来源于你们

  (陈先发《老藤颂》)


  有一束接一束的目光从这一头向那一头发射:这是旁观者在寻觅生存的意义,这是一次额外的旅程——从自我作为旅客的身上翻查出另一张通向虚无之境的车票。这个被挑选出来的旅客位于一墙之隔(玻璃墙)的宁静一端,而待他观看的人群在另一侧:他所处的临时世界以外。世界两分之后,他找到了一个适合的临界点、瞭望塔。不是彼此对视,互赠修辞的标靶,而是单方面的凝望,直至意义的产生,直至对这种复苏的意义的描写处于一个稳固的状态中、一个导致情感浓度骤然上升的状态,这样的凝望才算罢休。
  一个观看者必须有道德感,从而为打通更为妥贴的人际关系提供润滑剂:在确定诗的素材的同时,还要兼顾诗的灵机一动、诗的最饱满的情绪源自何方,如果能够在看与被看的二者关系中找到一个突破口,善莫大焉。总有一些外界的藤蔓充当信使,在虚无与真切之间进行非凡的劝说,直到一个当事人意识到看与被看的互补性,进而是受惠与施恩的关系,才从无限的可能性中迈入唯一确定无疑的情感天地。“轮椅上的老妇人”正是一个待开启的奥秘,她提供观看者顺藤摸瓜的一次机缘,她以一种隐蔽的教育方式,把老藤的秘密传授给有心人。甚至,她比徐渭这个人还要重要:她守护着一种现实的时间,任由诗人辗转于回忆的空间,腾出身来重返道德的高地。
  作为外部世界一个醒目的界桩,这个老妇人既是道德的化身,也是遐思的中心。围绕着这个主角,混乱的视线翻滚不止,但最终必须拾起这根预定的地平线——从对她的描述中找到修辞的边界,找出一个人力求在另一个人身上实现视野丰腴的基本出路。老妇人构成了这首诗各个部分的不时之需,只要重新提起她,诗就能从最辽远的边境返回中心。观看者与老妇人之间的距离是恒定的尺度,随时变天涯为咫尺,时刻从观察的褶皱中找到双倍的顿悟。
  玻璃墙是一个中介,为我变成非我提供必要的边陲,但最终,情感的洪流会穿越这个中介,寻求一个更为便利的、羽翼丰满的新中介:谁能像这个无语的、假寐的老妇人那样协助他在自我与非我之间反复穿越?有几个时候,他已经把自己想象成玻璃墙外的他者,但老妇人的静默阻碍了这样的非分之想,并增加了人返回自我深处的几率。作为那一侧的一个所在,老妇人仍然需要适当的虚构,才可能在多个小天体之间达成联系,组建一个安宁的银河系。无论他多么奋力,都不能向他的读者介绍这个老妇人的真切背景与身世,但是,他并没有顾虑重重,诗在这一条件不足的前提下,依然有办法找出一根温度计测量人间沟壑的冷暖。
  “来源”也就是银河系的按钮,这一发现既是诗之策略所在,也是陪衬诗的品德所需,把玻璃墙分割成的两个空间,由平行并列的关系转变成相互依赖的关系,进而是单方面依存的关系,也即受惠与施恩的关系,两个空间顿时变成了一个上宽下窄的漏斗,拔掉那一层薄片构成的暗栓,无穷的世界就开始倾倒、过滤,进入一个略小的个体世界,以增强其密度与温度为己任。他为自己意识到写作的巨大源泉所在而窃喜,这首诗也正是在证实啜饮甘泉有怎样的好处,意识如琼浆,给这首诗带来了可折叠存放的礼品。虽然这种意识是单方面发生的,是一个诗人盘查自己的收益时感觉到了受惠良多,但并不要求对方同时意识到他们是一群施主。这种关于“来源”的辨认也就是诗的品德之一,它使得一次平凡的旅程出现了罅隙,让诗人从中捡到了一把藤蔓般的钥匙。
  “徐渭”也是一种来源,他能扩展这个已由老藤塑造的乾坤,但又礼貌地止步于插叙的作用上,停下来,任由诗人谛听老妇人沉默的教诲。经过思想湍流的交汇,现在,老妇人已不同于早先所见的老妇人,此一时彼一时——情况发生了变化,但要指明这个变化的肇始又不容易。他看到了她身上散发出来的一种“罕见的”苍白与安宁,这当然是可疑的托词,“罕见的”这个修饰词正是自我改变的折痕:通过对这种观看意蕴、感受程度的提升,把被看的对象变成了全部源泉的缩影,并开始流露出一个看客的答谢词,由他谦卑地承认受惠于此,来促成临时的人际关系神圣化。即便是老妪突然醒来,面目可憎,他也不会后悔,已完成的自我教育其实也触及到语言的深坑,探到了那里确实有让活力永生的灵丹。
描述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