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朵兄”视频号 会员列表
主题 : 木朵:重读《重读〈包法利夫人〉》
级别: 创办人
0楼  发表于: 2016-10-21  

木朵:重读《重读〈包法利夫人〉》




八岁时,她多了
一副眼镜,她有了
一个表姐。在陪母亲
到邮局的路上,有人
在卖剥了皮的肉。

穿长筒雨靴的男人
站在人群中。塑料桶内
扭动的身躯,比她想象的
更红。

是蛇,母亲对她说
她想象自己,吞下
煨红的蛇身,就像
在公共浴场,偷瞧
洗澡的年轻女人

买蛇肉的人,双手
抓紧湿漉漉的蛇身,
随后,把五条、十条
摔进袋子里,任它们
游动

她假装不去看
但仍忍不住去注意:
两个老妇人,伸手
去掐光滑的蛇身。薄薄的指甲
在油脂中搅动。
一直不作声的母亲,仿佛
也有了自己的分寸:
“二十七块八毛”,
两只手捏着
在太阳下,滴着血。

  (邓宁立《重读〈包法利夫人〉》)


  读者事后——读完一首诗,初尝其滋味之后,再次端详其中的各种线条、色彩、节奏、寓意时——想弄明白的疑惑之一是:这本叫《包法利夫人》的书跟蛇有何关联?也就是说,蛇在这个重读者的心目中产生了一种历史与现实的交融景象吗?说到底,这首诗的读者想知道那本小说的重读者在诗中提到蛇跟这首诗的标题有何关联?我们试着查询一下福楼拜先生的大作,看能不能找到一个有关妇人与蛇的故事,以排除这么一种可能性的折磨:这首诗复述了这本小说的一个细微的情景。
  如果这首诗所讲述的故事并不是小说的倒影,那么,作为这首诗的标题,《包法利夫人》提供的就是一个出发点,为蛇的故事在诗句中赖以发生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时间开端,简言之,这首诗发生在再一次阅读《包法利夫人》这本小说之后,至少它的发生迟于重读这本小说的意识;这个意识也是一次计划,它给当事人的生活添加了一个时间表,于是,之后发生的事情,都可以命名为在“重读《包法利夫人》”之后。
  但是,读者要完全弄懂这首诗的预期,就得跟匆匆一读的做法有所区别,他必须盯住诗中的每个情节,既要注意到添加进来的人员、用到的一个修饰词与小说的关系,又要观察这首诗如何站得住脚,成为一首说得过去的、有意思的诗,也即,诗在行进中产生了之所以是一首诗的条件。读者重读这首诗时——重读《重读〈包法利夫人〉》——会警惕这首诗最初三行留下的端倪:它提到了一个童年状态,“八岁”、“多了”、“有了”,然后就戛然而止似的,既不介绍这个儿童是不是初读《包法利夫人》的那个读者,也不解释这个表姐是不是小说对一个小读者的馈赠,从逻辑上看,表姐几乎不会在八岁时从无到有地出现,表姐意味着一个更早的诞生时刻,除了这个表姐来自于一种非血缘关系的认定、一种自认的亲昵感。
  甚至读者还得小心区分诗中紧接着提到的“陪母亲到邮局”这件事是发生在八岁那年,还是在重温八岁那年的这一年。“多了一副眼镜”似乎在暗示爱不释手的一本小说终于委屈了读者的眸子,使它们变成了近视眼,这确实是一个说得过去的推力:读者也可以设想这个小读者多年后再次回顾自己的童年时,会反思自己读的是一本怎样的书。她会成为童年的重读者:《包法利夫人》这个书名仅仅是一个中介,哪怕是替换为《红与黑》,也可能通过其他读者的眼皮底下,因为它作为个人史的秘密色彩没有在诗中给予更多的提示,反而浓缩成了一个时间的象征、标记,其他读者就不会太重视这个信号,在他们心目中,确实可以用《红与黑》或《红岩》或“《红楼梦》的中册”来替代它。
  “表姐”这个角色也没有在诗的后半部分以首尾呼应的形式再次亮相,看起来像是在孤注一掷,并不打算把她列入“妇人”的队列中,倒像是“洗澡的年轻女人”一样的临时客串演出。这首诗的重读者肯定会计较于前三行所留下的时光踪迹,它们似乎是了解这首诗动机的最有用的信息,但横亘在读者与作者、初读者与重读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阻碍了有心人获取更为详细的面貌。但重读者并不会比初读者有更大的损失,反过来说,“眼镜”和“表姐”的内在含义——作者所预置的启示——的缺乏并不会影响读者对这首诗大意的把握,以及衡量这首诗写得好不好的标准。读者可以礼貌又理智地将这三行当成一个诗人决心写一首诗时所受到的启示、邀请,它敦促、提醒作者可以写一首诗,并从哪儿发端。它们预示着一个时刻的到来,至少预示着这首诗跟一次怀旧有关,涉足两次踏入同一条时间的涓涓细流。
  这首诗在表述上的令人着迷一半的功劳应归于“蛇”这个演员,我们一旦在诗句中谈及蛇,就会获得一种清晰可辨的印象以及一种关于蛇的文学史。用来描述蛇的那些词,很容易扭结在一起,细腻、光滑、灵活、怜悯、惧怕……这一系列感觉都随之而来。况且她作为当事人并不是匆匆一瞥,而是有几个紧凑的环节用来观察蛇的处境,这的确为蛇的描述获得了延展的时间。简单来说,这里所描述的无非是一次市场上的小买卖,如果买卖的对象替换为茄子,诗人将有何作为呢?我们似乎明显地感觉到与一条蛇带给人们的感觉相比,茄子则显得过于呆板、无趣,几乎也没有一个关于茄子的感觉史。很明显,这一次邂逅蛇的交易所留下的印象过于深刻,它有一点源自童年的可能性,但你说一个和刚刚结婚的包法利夫人同龄的女士在经历与蛇的照面之后写出一首诗,也说得过去;蛇,作为一种食物也好,作为一个隐喻也罢,对于八岁的孩子,对于三十八岁的女士,都能带来浓烈的视觉冲击力,有所不同的是,年长的旁观者具有处理自己感觉的能力,而一个儿童唯有把这一触目惊心的情景交由时间女神保管,留待日后,在某个重温或重读的契机,再次将它回味,并拥有一种诉诸感觉、予以表达的能力。
描述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