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朵兄”视频号 会员列表
主题 : 木朵:谁识木头的呢喃
级别: 创办人
0楼  发表于: 2016-10-10  

木朵:谁识木头的呢喃




馨兰意望香嗟短
  ——王维

流光容易把人抛
  ——蒋捷

河是泉的评论家。
  ——卢齐安·布拉加

最可怕的事,诗中没有散文。
  ——臧棣



木头浮在水中
不做舟桥梦
不见落发人来敲
木鱼声远
庙堂都在岸上
听不见
笃笃响
雨轻轻打在身上
涟漪反复
不晃动,微澜自消
不管它死没死透
野菌疯长,肉厚
仿佛云层
雨和水都分不清
这是天上
是池塘
是生之余响
还是死亡的提前表达

  (鲁力《雨轻轻打在水中的木头上》)



  雨造就了太多的诗篇,准确地说,造就了诗篇中太多的名句。而要更新雨带给我们的感受,不知道要有怎样的机缘,或许我们要从两个方面领受这个命题的吁请:一是作为雨中的当事人,你会如何去感知雨的存在,或者说,感知你与雨的关联,二是淋漓尽致的肉体感受之后,雨如何升华为灵魂的副歌,作为一个记述人,你将如何以雨为主题,向读者阐明雨之新貌,更为迫切的意识在于,一首以雨为端倪或主题的诗,如何阐明新诗的风貌,更新读者关于新诗的认知?
  眼下,摆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一阵雨之后的诗人的作为。雨确实构成一个动因、一个开幕者,作为这首诗的(标题的)第一个字,预告了这是一幕怎样的情境/背景;但看上去,雨并不适合担任主人/主语,来款待闯进它的天地的来宾。严格来说,这不是一首咏物诗:雨并非唯一受限的歌咏对象。雨,在这里只是提供一场幽会的优惠券。它自古以来就适合创造宜人的气氛,供给艺人广阔的舞台,而诗人可能在其中,也可能伫立檐下,冷眼旁观,担任一个第一现场的报道者。
  这一次雨中的气氛有什么与众不同呢?雨的舞台剧里出现了什么新角色?是什么激发了诗人借这个写作的机会发表一个审美声明?雨在标题中预告了一次三角关系的演出:雨、水、木头构成了一组临时关系,而且读者可以设想雨的打击乐对于木头意味着什么,也即,木头会启动怎样的一连串反应来应和雨的出力——我们想象诗人会为我们展现怎样的木头故事(木偶剧)?看起来,寓意的落脚点就在“木头”上,而雨只是一个启蒙者的化身。的确,我们太好奇一首诗怎样从木头这一太过寻常的对象开始。我们等着木头的演绎,而不希望这次演出不会搅动思想的淤泥。
  诗的第一句并不是兴起雨的淅淅沥沥之本色,而是直言木头的存在。这根匿名的木头就好像是孙大圣的金箍棒能屈能伸,随时准备应对言说的范畴的大小,也力图一下子就打消读者对这根木头的深意的生疑:这是一根漂浮在水中的木头。无根之木,犹如一个弃儿。但要的就是这股子漂浮不定的劲头,这种悬浮感很快就夹杂了同情与好奇,奉献了诗所需要的养分与动力。诗人只是言明木头浮在水中这一现象,这一情景瞬间充满了可塑性,要知道大的背景还是在下雨,但显然诗句已顾不上跟雨攀谈,诗人也不满足于木头仅仅是浮在水中这个样子,他要干点绝活,也就是,他打算超出木头的能力范围,替木头做主,帮它拿主意,于是,诗的第二行就是木头的一个表态/宣言:“(我)不……!”木头到底是怎么想的,我们不得而知,现在诗人代言了木头的心思;诗的头两行的过渡看起来自然而然,稍不注意,根本看不出人对木头的主宰多多少少有一点蛮横,但读者——甚至写作中的作者也包括在内——立刻被“舟桥梦”这一说法/意象给迷住了,漂浮的木头与虚幻的梦之间有一种天然的相似性,只是经过否定词“不”的修饰,更凸显了木头的犟劲:它不做这个梦,但可能在做另一个梦。诗人并未为读者翻开底牌,而是驻足于这一次否认的浪漫中,搜寻着诗的下一个落脚点:木头的声明开了一个好头,但接下来,头枕着微澜的木头还有怎样的衍义?这时既考验诗人作为雨中当事人当时触景生情到底联想到了什么,又观察诗人在“不”的声明所造成的冲突感之余,如何延展这首诗的兴奋,换言之,木头、水中、不、浮在、舟桥梦这一组词语中,谁站出来挑明下一步立场。可以说,诗的第一行与第二行快速生就了一个冲突,诗人在尽可能短促的句子中显露了身手,但这一情景与理念的交融在审美上并不适合久久逗留,必须赶紧生发其他的画面和画外音。
  木头的第一个态度已经明确,现在,等在那里,就好像等待一个知音把它从水中捞起,把它不做舟桥梦的誓言揩拭干净,但问题在于,诗人偏偏不给木头一个解闷的机会,他继续使用了“不”这个字来强调木头的尴尬处境,也就是说,木头的决心没得救了,空有一番抱负,到头来,“不见”一个知音或援兵。雨依然在下,但声响被隔绝在诗的前两行以外,我们只是看得见木头的悬浮,并想得见它在做一个奇妙的梦,不过,诗人不可避免地要引入声音这个元素,以强化木头被雨轻轻击打这一基本情况。接下来,稍有不慎,诗就会偏离一开始精心营造的唯美的轨道,诗人为读者介绍的“落发人”并不是木头的知音,但一时实在想不出更好的角色来回应木头的声明。“不做”是诗人的代言,“不见”也非木头之所未见,这统统是诗人擅自安排,好比是他已经预备了“木头”的近亲“木鱼”来敲打木头的黄粱一梦。雨的击打更像是轻柔的点缀,不伤筋骨,而“敲”这个半是文学半是佛家的动作推开了其他的应酬,太过冷艳和鲜明地闯进了这首诗。由“木头”至“木鱼”的切换依赖于木头的被敲打的天性,就好像是一根可以变小的金箍棒,现在由被某力敲转换为去敲打某物。无非是同姓“木”而已吗?不见得吧?
  接下来的大戏当然就是“木鱼”做主角,它塑造了一个渺不可及的庙堂,以对应“水中”的不切实际。但这些抽绎的关系总是不许可读者费思量,诗人并不刻意在此堆积深沉的隽永之思。他大概是兴奋于“木头”与“木鱼”的悄然相逢,为这一良缘快速进行语境的撮合。岸上如何,水中如何,这一矛盾并未深究。直到“不见”的第二次亮相,语义循环才得以完成。“木头”奉献悬浮之姿态,着眼于形象的刻画,而“木鱼”恬然于听觉的艺术,似有丝丝缕缕的清音穿透雨帘而来。看起来,“木鱼”促成了意义或感觉的细腻化,如果说浮在水中的木头有一种不可言明的特殊性,那么,“木鱼”的安排则是为了一般性做铺垫,读者仿佛都能一下子接受那木鱼的来龙去脉:这是众所皆知的、具有唯一性色彩的木鱼。提及“木鱼”,就自然引发了读者对敲击之声的向往,但诗人偏偏说“听不见”,似是而非,似非而是,也正是这一类的否认做法合理地摆脱了读者对“木鱼”下一步在诗中的延展的诉求:到此为止,无可奉告,木鱼的使命已完成。
  经过“木鱼”的渲染之后,诗的前景面临两个选择:要么继续搜寻另一个替补,从雨中发明一只燕子或者一个独钓者,继续开展雨天的布局,以调节“木鱼”造成的轻微的搅扰(毕竟“木鱼”差一点夺走了“木头”的风头),要么回到木头的本身上来,继续品读那无名的悬浮之物,从它的所剩无几的负载中找出其他的正能量,当然,更为迫切的就是,这首诗将如何营造出妥帖的中程与尾声?
  实际上,“雨轻轻打在身上”这一句相当于诗的中间环节,这也是“雨”头一次进入诗中(而构成了对诗题的一次复沓),同时,这个句子并未明说雨打在谁的身上,这里确有一点歧义:既可以是打在木头的身上(这一点诗题已经明言),也可以指打在观赏这一场面的当事人身上,这需要后续语句来解析“轻打”的效果。在这里,当然还有一个当这是木头自述的机会,那就要求诗人以第一人称来遣词造句。但我们现在看到的并非“自述”,而是旁观者的描述:“它”这个第三人称的安排已经亮明了木头的命运为谁所主宰。到这个关节,木头确实只剩下命运的考问才算得上这首诗的转机。诗人踌躇满志于木头宿命的勾勒。“不晃动”、“不管它”、“分不清”携手编织否定的花篮,一步步把木头的心弦撩拨。
  于是,我们看到的是三面包抄:雨水从天而降,构成了持续的打击(而打击的意义可轻可重,就看诗人怎么拿捏),水自下而上承托着木头,提供了浮力,也分秒必争地消磨着木头的意志,木头又能提出怎样的抗议呢?第三方面的施压当然就是野菌的寄生,它们其实就像是挽歌的歌手,反证了朽木的失意。毫无疑问的是,死亡来到了这首诗中,成为这首诗的主题。本来稀松平常的一根木头浮在水中的情景天天可见,可现在仅仅是野菌的用力,就变成了一次生死之交的绝唱:木头被逼到了死角,不得不承认沦落到这一步的厄运。已经由不得“木头”声辩(更别说白白错失一个自述的机缘),诗人已经声明“不管它”的死活,木头的其他寓意似无继续深挖的必要,而野菌的出现已不可挽回地承认一个垂死的时刻正在敲打着。诗人也犯不着在这里故弄玄虚,刻意制造野菌与木头的呢喃,以对抗读者轻松达成的共识;野菌在这里,就是黑白无常带来的催命符。早不来晚不来,就在“雨轻轻打在身上”这一看似空荡荡的叙述快无着落之际,木头的“身上”竟然出现了雨的击打的后果:野菌正是雨和水合力生成的恶之花。如果说“木鱼”还没有明确的决心来谈论生死,那么,到了野菌的环节,已经没有避而不谈的余地。
  读者不知道这根木头有多长,是圆的还是方的,但欣然同意野菌的常识,仿佛亲眼看过类似的一幕。在这时,除了尝试用野菌来消磨诗的齿轮之外,“涟漪”看起来难堪重任,或许岸边的一株枯柳也有机会,到这时,读者已经不得不接受这唯一的安排,木头在水中,野菌在木头上,载体的两次缩小,把读者、作者的目光维系在一个细微之处,仿佛谈论死亡的话题尤其适合在这样一点上。“不管它”透露出丝丝冷漠与武断,“分不清”则是诗人的敷衍与摆脱,到最后只有“是……还是……”这一句法的不置可否。到头来,读者俨然感觉到的是这整首诗无非是对“池塘生春草”的阐释。而诗人苦心经营的雨中乾坤并不是另起炉灶,捧起我们难以预料的熠熠火苗,而是遵从眼见为实的训诫,诚恳地讨论一下一根金箍棒似的木头如何搅乱“生存还是毁灭”这个疑问的澄清进程。
描述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