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朵兄”视频号 会员列表
主题 : 王东东、戴潍娜:2016年第三届北京青年诗会诗歌主题活动:“诗歌正义”
级别: 创办人
0楼  发表于: 2016-09-20  

王东东、戴潍娜:2016年第三届北京青年诗会诗歌主题活动:“诗歌正义”





  现代诗歌在塑造人们的感知方式上似乎无法和古典诗歌相比,虽然另一方面,我们也清楚这是时间沉淀和诗歌教育的结果。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月亮会引起中国人的思乡情绪,在这个时候每个中国人都是李白;新诗人,即使如徐志摩、海子,也似乎难以企及这样对整个民族的灵魂附体,而成为民族的巫师。
  在引领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而,在历史的眼光里呈现一种逝去的文明方式,使之道成肉身,并为之惊艳,新诗似乎也难以企及古典诗歌的成就:古典诗人,基本上是士大夫诗人和官僚诗人,不仅相对于我们拥有更多进入公共世界的渠道,而且拥有更多达至人生圆满幸福并实现人的天才、天职、天性、天赋和天福的机会。不仅聪明如白居易、苏轼如此,即使杜甫也如此。
  古典中国的生活根本上是一种诗歌生活,尤其在现代文明的语境中,古典中国的政治生活似乎不足为训。然而,古典诗人仍然以他们的诗心为政治生活赋形,并时刻准备纠正后者,正如一位西方汉学家所说,他们甚至可以用诗歌来判案结案而又不辱没律条,甚至还彰显了“恶法非法”的法律精神,因为古典中国在根本上追求一种诗的正义(poetic justice)。
  古典中国的这一诗歌至上的文明类型,其实正合乎维科在《新科学》中的论断,只不过一直处在西方的边缘而已。然而我们仍然可以理解,为何在政治共同体以及汉语命运共同体发生“范式转型”之际,梁启超和胡适会将期待的目光投向文学。

二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在杜甫的《丽人行》中已经回响着白居易的《长恨歌》,杜甫似乎不能像君王一般游目骋怀于无边风月而不发出腹诽,而他不满的讥刺很快被白居易成功实施的移情的中和态度所取代,后者具有一种让普通百姓和帝王发生共情的诗歌能力,“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于是,在一个活生生的丰腴女人的“肌理细腻骨肉匀”之中,仿佛包含着唐帝国全部时间的精华。
  然而这并不是杜甫唯一的关心。杜甫的深仁大爱及于万事万物。一千多年来,正统儒家教育的仁爱思想与其说是通过寥寥数本经典得以完成,不如说是通过汉诗-唐诗-杜诗才得以深入人心,那些诗行之间的空白,一个咿呀学语的孩童要到耄耋老年才能够全部填满。杜甫就是诗中的孔子。如果没有杜甫,孔子对于中国人的影响也许要减弱许多。
  杜甫在夔州写下了这样一首“咏物诗”(《麂》):

永与清溪别,蒙将玉馔俱。
无才逐仙隐,不敢恨疱厨。
乱世轻全物,微声及祸枢。
衣冠兼盗贼,饕餮用斯须。
 

这是杜甫在流亡途中对于动物的同情。后代学者甚至将这首诗与具体的军事形势联系在一起,而除此之外,更与知识人的命运“汉、晋间士人之祸”(浦起龙语)联系在一起。然而,动物的痛苦不仅是人的痛苦的隐喻,它本身也是真实的痛苦,就如动物的生命和人的生命一般真实。以此才见得杜甫的伟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杜甫想要扮演的其实是完整儒家世界中富有道德威严的家长,是张载《西铭》中那个“宗法模式的宇宙本体论”(何炳棣语)中的世界家长。
  正是汉语的诗性正义,它所能容纳的经验的正义,同时更是时间的正义,使杜甫安然度过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时间解体过程,并完成一种诗歌的见证。他被俘并逃脱之后的内在流亡之旅——内心的流亡以及在祖国大地的流亡——一共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是陆路上的诗歌生命,从长安、秦州再到成都,第二个则是水路上的诗歌生命,从夔州、三峡以至湘鄂,而第三个阶段,也即他期待中的向中原故乡的回归之旅——“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始终没有成功。



  荷尔德林的一首晚期诗中写道:

生命的游丝纷纷
如蜿蜒的山界,如一条条路径。
在此缺失的,自有一位上帝在彼处弥补,
以和谐和宁静,以永恒的赏赐


  这不仅是时间的正义而还是上帝的正义。
  由于荷尔德林我知道,民族国家还应成为“父国”/“上帝之国”。如果没有上帝的正义,还要那个国家做什么?
  诗人应该是民族的教师。为已经启蒙的民族创造一个新神话:“神话必须变得富于哲理,以使民众理性,而哲学必须变得具有神话性,以使哲人感性。”(荷尔德林《德国唯心主义的最早纲领》)。



  据大英百科全书:诗歌正义,尤其是诗性正义,poetic justice,这个英文词最早由汤牟斯·赖麦,Thomas Rymer,首创;其在文学作品中的含义为:惩恶扬善之大结局;而在同时期,由于自然法理论的影响,诗性正义取代了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中的道德含混性,德莱顿在为莎士比亚《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所作序文中说:“我们并不痛惜,而是痛恨一个邪恶的人。当我们亲见他的罪恶受到惩罚,而诗性正义(Poetical justice)正在他身上得到实施,我们不禁欢欣鼓舞。”



  刘鹗在《老残游记》的自叙中说:“吾人生今之时,有身世之感情,有家国之感情,有社会之感情,有种教之感情。其感情愈深者,其哭泣愈痛:此鸿都百炼生所以有《老残游记》之作也。”
  这四种感情,也正好是汉语神灵(精神)的——神灵(精神)的哭泣!——情感表现,是古老的诗歌正义对于现时的境遇所作出的情感反应。
  这是20世纪初汉语命运共同体的哭泣,如泣如诉,不绝如缕,并延续至今。“灵性生感情,感情生哭泣。”自然而然也。而,“不以哭泣为哭泣者,其力甚劲,其行乃弥远也。”
  在刘鹗看来,汉语的哭泣由来已久:“《离骚》为屈大夫之哭泣,《庄子》为蒙叟之哭泣,《史记》为太史公之哭泣,《草堂诗集》为杜工部之哭泣;李后主以词哭,八大山人以画哭;王实甫寄哭泣于《西厢》,曹雪芹寄哭泣于《红楼梦》。”
  “棋局已残,吾人将老,欲不哭泣也得乎?吾知海内千芳,人间万艳,必有与吾同哭同悲者焉!”



在古代,你向我们透露了灵魂
战争的灵魂,和平生活的灵魂
陪伴失败的丈夫或父亲渡过长江
你仍然保持着勇敢、温婉和平静

你隐身在幕后,成为灵感的来源
一个诗的国度,却少了一半诗人。
男人用与你有关的一行换取功名
你怀春,甚至不知道怀春的意义。
  ——王东东《女诗人》

  从严肃的板着脸孔的“历史的姐姐”,再到诱惑人也被人诱惑的“记忆的妹妹”意味着一种专属于诗歌的历史观的进化。“诗史”传统总是要求诗歌能够扮演姐姐的角色,而拥有自由意志的诗歌总是不自觉地要扮演妹妹,承担着不被承认但又难以舍弃的记忆的功能。
  由于海伦,诗歌先是扮演了“记忆的妹妹”,接着又开启了属于“历史的姐姐”的史诗。
  二者的张力,存在于以下不同的现象事物当中:种族、区域、阶层、阶级、集团,群体,以及,性别。
  这也是诗歌正义的应有之义,是复数化的诗歌正义。



  诗歌正义包含以上诸种社会正义,但又不能缩减为它们。这是因为,诗歌在进行最后的调解。
  鲁迅、穆旦都是我们汉语命运共同体的成员。
  文革以及文革之后的诗人,都应该是我们的“同时代人”。
  既然,三十年来的汉语诗人们已经表达完了所有的不能表达之物,为什么不能让诗人的个性走向公共性呢?    
  ——让幽微的个人语言美学世界融入我们盼望已久的通达透明的公共空间。



说明:

  第三届北京青年诗会诗歌主题活动将于2016年11月下旬在北京举行,希望你写一篇3000字以上的文章参与诗歌主题讨论!交稿时间于10月31日之前(信箱:chenyong1970-4@163.com) ,有条件的朋友,欢迎自费来北京参与现场交流!


描述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