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朵兄”视频号 会员列表
主题 : 了小朱:圆毫促点声静新——读何兮诗集《费华铎的四个瞬间》
级别: 创办人
0楼  发表于: 2016-06-16  

了小朱:圆毫促点声静新——读何兮诗集《费华铎的四个瞬间》




  加来道雄在《超越空间》一书中曾有这样的记录:一八八四年,伦敦公学校长,牧师阿博特写了一部畅销小说《平面国——正方形在多维中的传奇故事》,小说的人公是正方形先生,一个生活在二维国等级社会中的守旧绅士,二维国的每一个人都是几何体,女人最低等,只是线条,贵族们是多边形,主教们是圆形,人们具有的边越多,在社会阶层中就越高贵。圆是多边形的极限表现,这种等级的划分其实是对某种几何特性偏爱的表现,在代数方面也有类似的情况,据说毕达哥拉斯认为十这个数字很神奇,因为十以内有四个质数二三五七,四个合数四六八九,有人喜欢平方数,有人喜欢完全数,远古时代,人们根据手指头的数目是五而发现五进制,流传到今的十进制和六十进制依旧被广泛应用,根据中国阴阳发现的二进制则彻底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其实,对任何数字或者形状的喜爱都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地方,但是对某个人来说,他喜爱的数字或图形或许有着不为人知的象征意义。比如但丁是非常喜欢圆形的,圆不断出现在天堂和地狱里,裹着贝雅特丽齐头的光轮就是圆的。同样,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里写道:不论如何,按照一定的运动规律,星体的运动都是周期性进行的,如果不是圆周运动,则根本不可能,因为只有圆周运动才能够返回物体的原来位置。哥白尼是从科学角度做分析,但玄学诗人多恩则因圆或者球的任何一点的无区别性让他觉得整个宇宙的运行应该就是这样的,仿佛这样才是无懈可击的:

我们想,上苍欣赏球样状的形式,
它们按规则环绕着,包络的天衣无缝;


  在多恩看来圆具有某种神圣的特性,实际上圆的对称性和回归性也是普罗大众十分重视的特点,中国的坟墓就是圆形状的,或许就有着回归尘土的象征意义。馒头也是圆的,王梵志有诗云: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范成大根据王梵志的诗曾作联: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红楼们》里也有铁槛寺和馒头庵的讲法。伽利略在意大利的著名实验叫两个铁球同时落地,为什么要选铁球而不是铁片或者铁块,球是完全对称的,不论怎么旋转都是一样的,这样就避免了在空中发生旋转后不一样的情况发生,大部分的体育运动都和球有关,因为球和平面接触的时候能量损失最小,可以最大限度完成能量转换,比如同样重量的东西掉到地上弹起来的高度肯定是球的高度最高,而且根据球的质地,地板的质地不同会发出不同的声音,白居易在《琵琶行》里将琵琶声的美妙比拟成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情形,堪称奇绝。诗人、小说作者和童话作家何兮的诗集《费华铎的四个瞬间》里有一首《散句》。

一根头发里有多少个气泡
气泡里能装下金属块块吗
几个小人在方块屋里商量
去买雨前还是雨后的蘑菇


  这是诗的第一节,可以算是嘈嘈切切错杂弹了,每一行诗句里都有节奏的变化,二个字三个字四个字的词组来回切换,变化,延伸。一根头发是一个僵硬的东西,但里面有了可以变大的气泡,气泡因为胀大里面又要装金属块,金属块里面竟然还有小人,它们在商量买蘑菇,蘑菇本来就是膨胀而成的,如果说这不是超现实主义的,那么一定是童话式的写法,正符合作者童话作家的气质,单从朗读的节奏上进行处理是很多人在做的,但是在词语意义上制造节奏感何兮做得非常好。这一节诗也让我想起一篇文章,名叫《核舟记》,这里面除了诗艺的考虑,它还包含了古代人们最为朴素的思考,圆与方,化圆为方是古希腊三个数学难题之一,气泡里装金属块不正像是球内接立方体的考量吗?中国古代有天圆地方的说法,何兮在诗中回溯的时候就用了这一说法:

今日无事可记,除非遇到一位古人
他说,天空还是圆的,地还是方的
  ——《除旧咒》


  在整个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外圆内方的铜钱也扮演了通用货币的角色。由此可见,从小说的虚构到诗歌的构想,从自然的运行到追求的真理,从艺术到生活,圆是人们所最为热衷的一种形状,也是和人类联系最紧密的形状。《费华铎的四个瞬间》这本诗集,圆也成为里面贯穿始终的意象,诗集开门见山,第一首《露珠》和第二首《豆赋》就都是以球形物体里命名的诗。作者拟人化了一颗露珠,并给它虚拟了一种出身,就是树杈间蘑菇上叶片中产生的一颗露珠,像是花果山水帘洞石头缝里蹦出的泼猴,这不正是一篇小说的开头吗?这颗露珠的要做的事情就是爬山,但是它要小心翼翼免得破坏了自身,而前面还有漂浮着的类似降落伞的蒲公英作伴,诗的最后作者挑明:做最光洁的珠子镶嵌在可以乘七种色彩(光)驾驭时光的他的额头,如果张爱玲描述过一种爱是低到尘埃里的,这种爱则可以说是升华到爱人额头上的一滴水珠里,不论怎么样,从诗歌的角度来说,圆是作者必须要依靠的,她要利用球的特性来描摹一颗露珠的爬山运动:

行程从月光开始,寻觅它的模样
花蕾晃眼,风信子丢了它

你,树杈间的蘑菇,蘑菇上的一张叶片
叶片中的一颗露珠,要去爬山

荡漾、滚动。保持这种节奏,保持
身体的每一侧面都是圆周上那一点

飘在前面的降落伞,亲爱的蒲公英
是否也在向往山上的美景?

昨夜的雾中,你的目光凝聚、细眉舒展
向林子里的每一寸泥土呢喃:

做一颗最光洁的珠子,镶嵌在他的额角
他,乘着七种色彩,驾驭时光的洒水车
  ——《露珠》

豆子跳起来,鬓角落入铜镜。
那么快,我们吮吸、喝水、遗忘
从根茎到她手心,犹如铜钱
晾在房梁,它们变黑,而我们
离开泥土而发黄,坚硬得要投水。
  ——《豆赋》


  豆子,还是和圆形有关,它跳起来的特征也符合球形的特质,在某些地区,硬币也被称为蹦子,或者钢蹦,都和圆形脱不了干系。豆子跳起来,作者用一种蒙太奇的手法将情形切换到一面铜镜,这面铜镜八成也是圆形的,鬓角往往又和人的年龄有关,人们经常说两鬓斑白,李白有诗:春风余几日,两鬓各成丝。邵雍也写:设有奇才能动世,奈何双鬓已如丝,时间流去,豆子成熟摘落,从根茎到了人的手心,一种比喻又回到了圆的铜钱,豆子离开泥土晾干变硬,最终还要吸收水分变成种子,这样的轮回永不停歇,而每一次轮回都在催促着主人的年纪。如果拿树来作时间的度量,每一年的轮回就会让树多出一个年轮,我们都明白,任何一个优秀的诗人必定是一个对时间流逝极度敏感的人,现在来看何兮一首关于时间的诗,题目叫《夜歌》:

怎么俘虏少白头的赶路人
他正往夜的最深处攒水银
胸膛膨胀,仿佛一个热气球
而避雷针吻过它撇下的冷斜影

还有那些来自风中的诸种颜色
你听见一同升起与落下的呼吸
正被树的年轮梳理,多么像
反复的血液涌起,降低着一个人


  这是一首精彩的诗作,一首精彩的情诗。全诗共分两节,第一节加速,第二节舒缓,如果是一次空中旅行,第一节就是起飞,第二节是降落。少白头,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它的意义表现为提前衰老,在容貌上达成对时间的加速,这个少白头的人在赶路,同样是被时间压缩的心理状态,这样就对时间进行了两次加速,给要俘虏的人带来难度。赶路人明显受到影响心情越来越沉重,因为他在往夜的深处攒水银,水银不仅密度大,而且是有毒的,他的胸膛膨胀得像热气球,并且升起来,这种轻与重的交错给诗歌创造出巨大的张力,但高处是危险的,有雷电的存在,这个胸膛如热气球的人不害怕这些,他有避雷针,他对待待危险是一种冷态度,甚至戏谑地吻热气球投下的影子,这个影子可以是投在地上的,也可以是云上的。这种高空状态下,风是必然的存在,诗的第二节首先就在视觉和听觉上让两位主人公形成一种紧密关系,当然这种关系需要时间的沉淀,在相处中做出妥协,用树的年轮梳理是很好的比喻,可以是木梳的梳理,也可以是时间对情人之间关系的磨练,反复的血液涌起反映出情绪的波动,在一种亲密关系里,时间的流逝和情绪的流动必然使得彼此更加包容和谦逊,以一种低姿态来处理共同的呼吸。这种关系的特殊性也扣住了题目,在夜里正是情感产生化学变化的最佳时刻。
  从韵律角度来说,这首诗也是颇讲究的,第一节的一二四句押韵(此处的押韵和近体诗严格的押韵略有区别,较宽泛),完全就是绝句的押韵方式,而且所押的韵比较舒缓,和诗意里的急促进行冲撞,第二节的第二句和第三句第四句的前半句押韵,第二节要使诗意舒缓下来,但是这个韵本身是比较急促的,为避免头重脚轻,作者在押韵后又加了半句,并在最后一字和第一节的尾字完成了呼应,降低的人和赶路人完成一次对偶。如果说这首诗还有需要留意的地方,应该就是这两节之间的连接方式,张炎在《词源》里谈到:最是过片不要断了曲意,须要承上接下。张炎举了姜白石的例子,上片曰:“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过片则云:“西窗又吹暗雨”,姜用夜凉引出下雨,何兮则用高空升降引出风中风景,同样是意脉不断。
  布莱克诗云:从一粒沙看世界, 从一朵花看天堂。何兮描写一滴露珠,以豆言志,并且在对年轮的优秀处理中展示自己的情感世界,在整本薄薄的诗集中,到处都能看到她对圆形的迷恋。“可这只是镜中人/一串汗珠凉透一颗圆茎”,这句可以结合《露珠》最后一节和《豆赋》来阅读。“即将看到的这一幕/催生珍珠”,这句来自《拾贝人的下午》,而这个拾贝人竟然在书包里装有圆规,圆规则是制造圆的工具。“你轻轻碰它,就仿佛不小心借宿了一夜脆弱的地球”,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作者非要将它说成是借宿,这是一种跳出地球看地球的视角。“它跳舞,想释放被蓝色纬线绑住的盘子/想让从年轮里站出来的桌子重新回到土地上”,这难道不是方与圆的较量吗?同时,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利用悖论来写诗颇有一点童孩说话的味道,我见过一个小孩在家里剪好头发因为奶奶说了不好看而要求剪发师父亲将头发再给他沾到头皮上面的事情。“阿尔托,阿尔托/空中,扫帚正清除那个句号”,句号这种圆形恰好是一个代表完结的标点,但作者向往自由,向往繁衍,所以她要清除那个句号。

 “你们都生孩子去了”
她给友人写信,只一句话就概括了
早春的残酷

 ……

呼吸不了时,去走路
双脚踏过荒地,地球漂浮起来
孤独的人在真空中撑船

一个刚完成进化的机器人
冷笑着,打开他肚子上的阀门
其中,有他的孩子与孩子的后代

 “自我繁衍就不用求人”,它说
 “我鄙视你,所谓的血肉与浑身的温情。
期待一无是处,即使哀求,也不能使你变成我。”

它那么重,又那么轻。
回家的路上,我看到傍晚的天边又添了
一颗星星,它的地质完全不同
  ——《迹象》


  “友人都生孩子去了”是一个残酷的现实,她希望能够通过繁衍来延续自身,她看到了机器人的进化,肚子上的阀门打开后就是自己的后代,就像一个觉永远不够睡的学生希望能坐在教室最后一排像鱼儿一样睁着眼睛入眠,但是她的哀求不起作用,她只能自己在心中平复这种失落感,她安慰自己说也许后代并没有那么重要,所以“它那么重,又那么轻。”好在她在傍晚还是看到了一颗地质完全不同的星星,这样的迹象或许能给自己一丝希望。她向往繁衍,同时向往自由,所以当不能呼吸不自由的时候就去走路,在荒地里踩在无人问津的杂草上面,柔软轻盈,但作者写出来的是“地球漂浮起来”,这个处理很考验一个作者的想象力,这样写会让读者觉得主人公站在了遥远处,踩着地球行走,有一点逍遥游的味道,后面又写“在真空中撑船”,真空非常重要,首先如果脱离地球空气非常稀薄,甚至就是真空状态,所以作者把人抽离出来并且放大,事实上,她撑的船就是地球,同时因为呼吸需要空气,但是如果在真空中就连空气都不需要所以能达到完全的自由,漂浮也处于一种有水的状态,作者就写了一首叫《水中生活》的诗,开篇写道:

翻来覆去
把念头磨成细针
还不能禁语
陆地上一日,会掉多少头发
多少紧张


  诗中的人不断修正减少的自己的念头,“磨成细针”是漫长耐心的过程,这样还是不能控制要表达的欲望。我们知道神话里的说法是天上一日,地上一年,作者很巧妙地把陆地上这个生存环境点出来,因为诗写的是水中生活,她是在水中来看陆上人类的生存状态的,天上生活,水中生活的烦恼都远远没有陆上生活的烦恼多,但是我们只能生活在陆地,正像诗里说的“绝望你的也可以清洁你”,我们不能企图去水中生活,但有时候限制反而是自由,前面写到作者要清除象征完结的句号,清除这个圆,而事实上在大多数情况下,作者的圆是安全的,自然的,体悟的,稳定的圆,毕竟陆地上的生活才是实实在在的,虽然不能像水中一样逍遥游,但在容身之地欣赏自然,领悟生活,从容而淡定,不也是很好的事情吗?

块垒堆就的墙青苔遍布
凝固中流出停顿的空隙
一旁灌木顶起一个圆拱
显出无明与无暗的双侧

晨风与落日都已被吸走
石头伸小舌立作荆棘刺
一层层挑开月亮的变晕
潮汐的卷浪也叠平规整

抽离站立下的长久注视
回到原有的熔岩与啸声
一颗露珠包裹住这一刻
偶遇的种子却能落入它

绿在有无中形成与振动
吐出了雪人最后的倾塌
渗透者不慌不慢低弯腰
从光底捡起一枚铁陀螺
  ——《容身之歌》


  这是一首充满“圆”意象的诗歌,自古以来人们就很喜欢圆形,我们看到中外很多建筑都有非常多的圆,帕特农神庙的柱子,清真寺以及欧洲各大教堂的顶部基本上都有弧形,甚至在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陕西北部,窑洞顶和砖瓦房顶也都是呈拱形的。这首诗里第一节描写了容身之所的环境,青苔遍布,灌木顶起圆拱,看上去还是比较怡人,也符合了作者一贯对于圆的预期。第二节更进一步描写,时间是晚上,圆形的落日已经到了地平线下面,有一些尖的石头,挑开月亮的变晕,由月亮又过渡到潮汐,时间已经比较晚,因为潮汐的卷浪也叠平了。第三节回到自身,由注视到倾听首先完成一次转换,然后再转换到思想,前面提到过一沙一世界的说法,以小见大,这里作者反过来用它,以小见小,一颗圆形的露珠仅仅包裹住这一瞬间,她只在意这一瞬间,巧的是有偶然的种子落入。第四节连接的非常自然,种子发芽生长,露珠孕育着绿,但露珠的质地不能承受植物的生长,最终它破裂,但是,渗透者并不着急,他稳稳地在光线下捡起一枚铁陀螺,陀螺的特点就是圆形,而且因为旋转才能稳定,类似飞行,需要保持一种动态的稳定,这和宇宙的运行也十分相似,只有运动才能保持稳定。但任何事情都有其相对一面,比如作者对自身存在的思考,其实并不都像《容身之歌》里描述的那样从容:

我指着一朵乌云说,赶紧去避祸吧
他咬着麦秆,深吸浅呼,挽衣袖问
闪电刚出锅,你不尝尝爆炒的香吗?
我说独它亮,独它熟,而其余皆暗
被烫出黑焦边的天空碎片下坠压来
他说,矮小点儿没事,从裂缝里存
圆天已碎,方地自灭,你就可飞了。

今日无事可记,除了一滴汗掉下来
驾海水西游的练习仍是一个假飞翔。
  ——《除旧咒》


  首先要讨论的问题是,我们发现作者经常以一个小说作者的视野来写诗,她喜欢用拟人的方式来展开叙述,制造出一种奇境,你瞧,她把乌云写得很形象,咬麦秆,深吸浅呼,这是颇具倾略性又游移不定的特征,而把闪电当作一种食材则令人拍掌,由于闪电的热度和能量,所以作者用了一个爆炒的方式,但是太热烈,就烫黑了一片天空坠下来,这时候的情景才回到她对自身存在的思考上面,在诗中用矮小自嘲,因为可以更容易在裂缝里生存,即便是一种艰难的状态,作者依旧向往自由,她希望强有力的限制和更大化的自由在一次巨变中完成转换,就在天地重新陷入混沌的时候驾水西游,这比乘桴浮于海更进一步,完全无所凭借,可喜的是作者最后还是将诗歌的高度降下来,回到现实,她用了一个汗珠滴落的意象来辅助这种降落,这滴汗是曾经嵌在额头上的那滴吗?
  在一本诗集里如此密集地出现和圆有关的意象并不常见,一篇讨论圆的文章应该像何兮的诗句一样:暖风推动海洋,珊瑚覆盖所有的陆地,收尾连接。“收”这样一个动作的完成要保证一种连续性,成为一个真正的圆,让每一个点是相同的,并可以在任何一个点开始滋生枝蔓完成新圆的铰链。一次航程,有起飞就有降落,一首诗歌,有开头就有结尾,一本诗集,有第一首诗就有最后一首诗,即便它们是同一首,一个老人有暮年时期就有青年时期,而我们做得很多的事情是在暮年的时候追忆曾经的青春,所以叶芝会在《当你老了》写:

当你老了,头发花白,睡意沉沉,
倦坐在炉边,取下这本书来,
慢慢读着,追梦当年的眼神
你那柔美的神采与深幽的晕影。


  从圆的意义上来看,阅读完一本诗集的时候应该会再回到开头读曾经读过的作品,而我在重新阅读中实现了一次阅读的更新。回头看《露珠》这首诗,一共六节,依次出现的圆的意象是:月亮,蘑菇,露珠,蒲公英,眼睛(目光),珠子。月光是松散的,普照大地的,几乎是无形的,蘑菇是一种膨胀的产物,它不解释,反过来露珠则是凝结的,晶莹的,但它同时是脆弱的,暂时的,而蒲公英是轻盈的,自由的,这些意象经过一次次转换,最后在目光的观察后,出现了一颗光洁的珠子,如果仔细体味这种变化,可以表述为从无形的,松散的,脆弱的状态最终达到一种光洁而自由的情形,珠子作为这首的终极形态,还可以在另外一首《拾贝人的下午》里得到佐证:即将看到的这一幕/催生珍珠。
  何兮的写作是安静的,不循规蹈矩的,她小说作者和童话作家的身份给诗歌添了很多新的内容,写作和她自身同时又是自洽的,完全成立的,她用圆毫之笔,以自我的姿态写出了一本精彩的新诗集。李贺一首咏砚诗里有句:圆毫促点声静新,其中“圆毫”是笔,“促点”是蘸墨的动作,何兮的诗,“静”“新”二字当之无愧。对于一个崇尚简单的人来说,写一篇读诗集的文章收尾的方式莫过于和读者一起读这本诗集最后一首诗的最后一节:

最后不是最后只是种措辞
最后那淡淡的一瞥最好奇
已知的没了未知的还没到
是带意识的光或只是光速
  ——《告别》


  这样的一种告别带有一种非告别的意味,告别不是一种切断,是面向无限可能的一次连接,即便这样想,告别还是带着一丝悲凉,淡淡的近乎冷漠,最后的一瞥好奇的是过去将以什么画面定格。这首诗不是作者诗歌写作的终点,但是为一本诗集画上了一个圆。作者将圆附着于各种各样的实物,以实物形态来展现圆形的意义,诗是作者的一部分,在对圆的追求中作者势必会将其他种种和诗融合在一起,连同作者自身,变成一个真正的圆,圆润,圆满,圆熟。结束就是开始,下面是何兮最新的诗《心行》。

辽阔一青,不恬丝飓。
万土黄衷,氅于二了。

觉处嘘觉,究竟相对。
当下无体,投子筑形。

描述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