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朵兄”视频号 会员列表
主题 : 龙安:《那一刻》创作谈
级别: 创办人
0楼  发表于: 2011-11-21  

龙安:《那一刻》创作谈




那一刻

在文博路公交汽车的站牌下,他打开一
大叠刚从路口的报刊亭买的《南方周末》
一辆黑色本田轿车默不作声地从他身旁
开过。一个脸色白嫩、样子放荡不羁的
女人,在二十米步开外处走来,她右肩
挎着一个蛇皮小包。即使在这黄昏微弱
的光线下,他仍感到那女人眼光的凌厉
这是她自己绝不会想到的。她那对眼睛
可能是黑色的,也许是青灰色的,他没
法知道。但可以肯定,那是一对妓女的
眼睛。她上了一辆出租车,那辆绿色的
出租车载着她驶向天佑路,真谢天谢地
她没有迎向他。他走上一辆开往新港的
公交车,黄褐色的压缩气门嘶的一声跟
着就猛地关上了。车厢里闷热的,没有
空调。他在靠窗边找到一个座位,街道
被亮起的灯光点燃,一个城市在其中显
露令人匪夷所思的阴影。这时,他想起
那黑色,也许是青灰色的眼睛,从里面
射出的是女性的傲慢,它有一种刹那间
就能攫住他的性的魅力。公交车缓缓地
行驶在回家的路上,他的身体重新体验
到那一刻:圆圆的脸,白皙皮肤的妓女
眼中射出的明亮的目光,一双值得骄傲
的大腿,高跟靴敲打着暮色中的水泥地


  最近我在读陶渊明的诗,他在《归田园居》中这样写道:“开荒南亩际,守拙归田园”。对陶渊明来说,回归农耕生活首先就是要保持一种淳朴的本性,拒绝投机取巧,用自己的心灵和身体力行跟大自然保持交流的开放状态。“守拙”对陶渊明来说是一种人生选择,但这种选择无疑对他的写作来说是在确立一种具有个人特征的审美性情。正是陶渊明的“守拙”使他的诗歌拥有了清晰、淡远、真切,极具个人传纪色彩的历史性和内在的明亮,给汉语诗歌注入生命的新活又充满理性主义的克制。
  那么“守拙”对当代汉语诗歌写作来说就过时了吗?我个人认为远远没有,“守拙”作为一种精神的姿态在当代日益发出它那持久又悠远的力量,至少对我来说,守拙就是对自身局限性的认识,并在认识中让自我在局限中保持一种顺其自然的开发态度。“守拙”就是在承受时间的磨砺的历程中建构起具有个人生命意识的空间(语言),所以“守拙”对我来说就是一种语言自我言说所确立的精神立场和审美意识。
  在我这首诗中,“守拙”就是保持一种客观的描述,并在描述中让人与物出于一种真实的境况中流露出具有主体性的自我认识。这首诗是以第三人称入手的,也就是说在这个人称的背后还潜伏着一双观察的眼睛与深入他内在世界的探寻者,这样做的好处在于避免主观意识的贸然介入,并以价值的传播者的身份而自满。其实这个“他”可以是任何一个带有浪漫主义观念的知识分子,他被放纵的自由和美滋生出的诱惑所吸引,他希望被诱惑又不想失去一个知识分子的自制力,尽管他用理性让自己恢复日常生活中的状态,但被点燃的感官所引发美的颤栗索绕着他的心灵。
  我在这首诗中所要达到的美学效果就是制造出一种表象的诱惑,这种表象的诱惑是通过细致又具体的描述中让事物显现出它们自己的真实,拒绝任何深度的运作以获得寓意,其实任何的寓意都是思想贫乏的遮羞布。我认为诗歌写作就是一种语言的自我言说,指的就是语言只是呈现一个人言说中带来的真理与现实、词与物之间的关系重新建构中达到的新的形态,这种新的形态就是诗歌所追求的本质与未来。
  这首诗是我故意用一种方块体的形式来表现,是因为方块体在形体上有着一种稳定性与坚固感,它给写作者带来一种持续深入的固执,正是处于这种固执写作者保持自己真实的思考空间,不会被任何其它的东西所影响,同时这种形式本身就是抗拒来自别处思想与情感的渗透。它的稳定性与坚固感就是一种安静的保证,在它带来的安静中写作者才能真正领悟感觉造成的千差万别的魅力,才能细致入微地在事物中找到自己存在的意识。方块体是我最近才擅长的一种写作形式,我想通过这种形式完成我个人的诗学雄心。
  汉语诗歌在面临新的时代,在这个经济开放带来的繁荣与物质的富足,“守拙”却成了一个人精神上的自留地,在这块自我保护与耕耘的土地上,心灵得到滋养,它抽长出词语的花草,让生命在自我调节的气候中获得瞬间的永恒。
描述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