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朵兄”视频号 会员列表
主题 : 刘春:韩东《有关大雁塔》的版本问题
级别: 创办人
0楼  发表于: 2011-10-06  

刘春:韩东《有关大雁塔》的版本问题


洪子诚和刘登翰先生在《中国新诗史》中认为韩东“有一些诗,表现了他对传统文化中落后、保守、麻木的反思和批判,但更多的是现实生活中个人的真实体验”。这一说法仅就内涵而言无疑是准确的,韩东的作品具有“反文化”、“反崇高”等特征。然而他们没有意识到韩东的诗歌在语言和技巧方面与上一代诗人的巨大反差。事实上,韩东对于语言和形式极为注重,他曾经发表过一个极为著名的论断:“诗到语言为止。”创作于1984年的《你见过大海》是这一论断的证据:

你见过大海
你想像过
大海
你想像过大海
然后见到它
就是这样
你见过了大海
并想像过它
可你不是
一个水手
就是这样
你想像过大海
你见过大海
也许你还喜欢大海
顶多是这样
你见过大海
你也想像过大海
你不情愿
让海水给淹死
就是这样
人人都这样

诗歌的层次是前六行:“你见过大海/你想像过/大海/你想像过大海/然后见到它/就是这样”,无论是你见过大海但此前没想像过,还是想像过大海但没见过,或者是想像过而且见到过,都很正常,不过如此而已。诗歌的开篇,就定下了一种淡泊、无所谓的情感基调。
“你见过了大海/并想像过它/可你不是/一个水手/就是这样”。与第一层次相对,即使“你见过了大海/并想像过它”,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对于大海而言,你只不过是一个匆匆过客,一个风景的旁观者和游览者,不是加入其中的水手。这种浮光掠影式的接触有什么用处呢?不过和前面那些表现相似,“就是这样”而已。
“你想像过大海/你见过大海/也许你还喜欢大海/顶多是这样”。这几句,与前面部分一样,以“见过大海”和“想像过大海”为基础,但不同的是,“也许你还喜欢大海”。即使如此,也“顶多是这样”而已,大海是大海,你是你,没有什么更深的纠葛。
“你见过大海/你也想像过大海/你不情愿/让海水给淹死/就是这样/人人都这样”。最后,诗人告诉人们,对大海的目击和想像都是飘泛而表面的,你见过大还,想像过大海,甚至喜欢大海,但这又能表示什么呢?你无法融入大海,因为“你不情愿/让海水给淹死”。不仅你如此,人人都如此。
在这些看似饶舌与取巧的短句间,“大海”这一历来被美誉为广阔伟大、浩瀚的事物的庄严感消除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平民化的朴素与庸常。韩东曾这样宣称:“我们关心的是诗歌本身,是这种能够由语言的运动所产生的美感的生命形式。”由《你见过大海》等作品可以发现,某些时候,诗歌的确可以仅仅依靠“语言的运动”而成型,而不一定非得摆出某一种让读者一脸茫然的姿态。
与此类似的是《有关大雁塔》。这首诗也是一首“反叛”之作,但据韩东在《有关<有关大雁塔>》中透露,当时在他的心目中,最初要反叛的并不是整个“朦胧诗”写作,而只是针对某一首关于大雁塔的诗歌,即“朦胧诗人”杨炼的《大雁塔》。
韩东任教的陕西财经学院,校舍就在大雁塔下面。韩东去西安之前曾经读过杨炼的《大雁塔》,在他的印象中,杨炼的《大雁塔》是一首浮夸的诗歌,诗歌将大雁塔描绘得金碧辉煌、仪态万方。而实际上,在韩东的眼中,大雁塔不过是自己学校北面天空中的一个独立的灰影,它具有的不是金碧辉煌,而是简朴的形式和内敛的精神。诗歌与现实的巨大差距令韩东对大雁塔失望,继而对杨炼失望,
对“崇高”事物的“还原”态度,形成了韩东后来朴素的诗歌美学观念,直到现在,我们仍然可以用“简朴的形式和内敛的精神”来概括他的大部分诗歌作品。
大约是1983年的一天,韩东在学校外面排队领取过冬的大白菜,在缓慢移动中,出于无聊,他不时抬头观看大雁塔,并开始琢磨诗歌。此前他已经写过200多首诗歌,但“绝无例外是一些深受刺激的模仿之作”,而这一次,他获得了另一个开始的契机。那一天,“有关大雁塔/我们又能知道些什么”呈现在韩东的心壁上。很快,一首将近40行的诗歌出现了:

有关大雁塔
我们又能知道些什么
有很多人从远方赶来
为了爬上去
做一次英雄
也有的还来做第二次
或者更多
那些不得意的人们
那些发福的人们
统统爬上去
做一做英雄
然后下来
走进这条大街
转眼不见了
也有有种的往下跳
在台阶上开一朵红花
那就真的成了英雄
当代英雄
有关大雁塔
我们又能知道什么
我们爬上去
看看四周的风景
然后再下来

可是
大雁塔在想些什么
他在想,所有的好汉都在那年里死绝了
所有的好汉
杀人如麻
抱起大坛子来饮酒
一晚上能睡十个女人
他们那辈子要压坏多少匹好马
最后,他们到他这里来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了
而如今到这里来的人
他一个也不认识
他想,这些猥琐的人们
是不会懂得那种光荣的

这是《有关大雁塔》最初的版本,也是在《老家》和《同代》上发表的版本,后来,韩东对这首诗进行了删节,删去了第二节而保留第一节,并在“当代英雄”一句后面空行,将后面五句作为第二节。因此,现在我们所看到的23行版《有关大雁塔》其实是原作的第一节。此外,诗歌中的“走进这条大街”原为“走进肮脏的大街”。至于这样的删改是否合适,在韩东看来,是“关键性的成功”,而诗人丁当则一直引以为憾。
我赞同韩东的意见,这首诗第一节已经自足,再加上第二节,则显得过于铺陈了。从诗学观念而言,第二节和第一节也有很大的冲突。我们知道,韩东写《有关大雁塔》的初衷,就是有感于此前杨炼《大雁塔》过于“文化”,他要把一个普通的事物还原成本来的模样,而不是用想象去夸饰,用语言镶嵌。原稿的第二节虽有精彩之笔,却没有脱离“朦胧诗”的套路,仍然具有精神上的审视与内涵上的强调,对“人”本身也有“朦胧诗”里常见的托举,特别是最后两句:“这些猥琐的人们/是不会懂得那种光荣的”,一不留神就呈现出英雄主义的自矜。而删掉第二节后,诗歌就具有了一种平静、冷漠,与己无关的姿态。这种姿态,审美理念与此前的“朦胧诗”背道而驰,形成了一种崭新的诗学方向。
至此,由《山民》开始的模仿和尝试到《有关大雁塔》的“背叛”,韩东终于形成自己独特的诗歌美学,找到完全属于自己的发展方向。
《有关大雁塔》发表后,引起巨大反响,被论者誉为中国新时期“反文化诗歌”的源头之作,此后,杨炼等人的“文化诗歌”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平白晓畅而有余味悠长的口语诗成为诗坛新宠。直到今天,报刊上发表的关于韩东、乃至整个“第三代诗人”的文论,鲜有不涉及《有关大雁塔》的。
杨炼的“大雁塔”和韩东的“大雁塔”,代表着“朦胧诗”和“第三代”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念和写作方式。两座“塔”都有各自的仰望者、追随者,如何做出选择,也让一些读者难以定夺。与韩东同一年代的著名学者张清华曾在随笔《巧遇诗人》中谈及了这两种关观念之争:

Y是从八十年代初期的小布尔乔亚诗歌主题中冲出来的诗人,所以应该受到尊敬,他把那时侯的一些小的感伤情绪、诗歌领域里的“伤痕主题”,引向了宏伟深沉的文化和民俗主题。说起来他对当代诗歌的发展,应是功不可没的,不过后来他却“挨骂”了,有更年轻的诗人,嫌他板着面孔玩复杂和深沉,就写了“反诗”,意思是,你写那玩意儿,其实是故意做出来的,本来什么也没有,硬硬地解释出一大套意思来,比如说一座古代的建筑物,你站在上面,想到的是古往今来的英雄豪杰、苦难沧桑,仿佛这建筑成了什么历史的见证、民族的化身。可在我看来,什么都没有,我爬上去,无聊地看看四周的风景,然后下来,进入了无边的人群就不见了。有什么呢?你的文化英雄般的气势是做出来的,你其实连偶尔在这里潇洒的精神病患者、连那些因为患了抑郁症什么的而轻生的人,也比不过。他们还敢从这里跳下去,将这里开成一朵鲜红的花,要说“当代英雄”的话,那是他们,而你却是什么也不敢的。否则,有种的,你跳跳看。
这其实是一种“难缠”的取闹,诗人自然不必非得下火海、上绞架,做做思想者状也不见得该死,谁都有过几份装腔作势的经历,有过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矫情。过去我一直为这诗人在心里愤愤不平,受世俗之压还不说,还要受你们这些晚生小子的嘲弄,是何道理。不过后来渐渐理解那“反诗”也不过是一种借题发挥,是“对事不对人”的一种表达方式而已,其实是一种美学立场的表述。

在这里,“Y”无疑指的是杨炼,“古代的建筑物”指大雁塔,“更年轻的诗人”则是韩东,如同韩东的诗歌,张清华的行文有一种淡淡的调侃,不过他在对韩东的《有关大雁塔》内容的转述时出现了一点偏差,比如韩东诗歌中的“有种的”、“当代英雄”等词语,其实不是正说,而是反讽之语,而从张清华的语气中则很难感觉到这层意思。从韩东的诗里也找不到那种具有挑衅性质的“你其实连……也比不过”、“有种的,你跳跳看”的意思。韩东的诗歌始终在一种客观、平淡、自言自语的氛围下进行,没有表现出主观性的激烈介入,甚至看起来很平静,但人们可以感受得到平静后面的波澜。
不过,张清华毕竟是一个优秀的学者,他对韩东的诗歌思想的认识得极为深刻。紧接着,张清华给韩东的诗歌找到了理论依据:

何况反过来一想,若说近乎易,缘乎道,也倒还可以讨论的,道家思想的精义其实正在于主张“消解”,易是以最简化和抽象的方式来解释世界的,所以简单化和“拒绝意义”的世界观,倒实在是得易与道之神韵的。无论老庄,还是禅宗,在哲学的本题论和认识论上,讲的都是“无”,这个既是前提,也是结果,“有”是暂时的、相对的,存在和探求都是这相对和短暂的过程之物。从这个角度来说,那个写反诗的后生,其诗倒反有几分“禅意”了。

应该说,张清华的“思想转变”过程在中国读者中应该具有相当的代表性,80年代中期以后,杨炼所提倡的大文化诗歌,包括欧阳江河的《悬棺》、宋渠、宋炜的《大佛》等人的“文化诗歌”在引起一定的反响之后,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中国诗歌的重心转移到世俗生活方面。以韩东、于坚、李亚伟等人为“领队”的“第三代诗人”取代了“朦胧诗”,成为文坛新贵。
描述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