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朵兄”视频号 会员列表
主题 : 刘振周:《水箱》创作谈
级别: 创办人
0楼  发表于: 2011-08-26  

刘振周:《水箱》创作谈




水箱

他在楼上嚷着,并从阳台伸下一条尼龙索
我才想起他的示意,我可以将水箱捆绑了
这个比葡萄酒桶还大的家伙,在阳光下
闪烁着不锈钢的品质:光亮、难以腐蚀。
用力敲打它的腹部,会给你铿锵的回声
当然,你可以想象它刚刚像土豆被切成薄片
再被你的叔叔使用焊条将各个器官粘合
而来自地表的水,通过喉咙、食道
到达巨大的胃时——
这里的早晨才刚刚开始。
四季花不分昼夜地蔓延,只要能到达的地方
“嘿,我现在高栏港,这里停泊了无数的油轮。”
“嘿,我现在北部湾,这里的沙滩像倒下的银河。”
后来,我们都陆续回到家,像几条河流
汇集到一个湖泊——
我才绕过它平坦的胸脯。
在肾脏的部位打了个活结,这样可以上升到
适合的高度时,再释放压力
那么,我们就能重返从外面旅游回来时
在大厅里互赠着礼物的时光。


  受木朵之邀,答应写一篇《水箱》创作谈,当我对他说不知道怎样写的时候,他说:“谈谈自己的诗学主张,勾勒一下自己的构思过程,可以细密论述写作的背景和心得,也可泛论人生的奥秘。”于是,我的脑海立刻展现了作品一幅宽阔、立体的视野,再次进入作品里,可是得到另一种反应,原本想搁一段时间再写,时下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但是诗歌这种文本往往会使人冲动,也是我在这个作品之后往往表现出急于表达的危险习惯,需要不断地对自己冷处理,才能平复这种愉悦,亢奋、激动……这些情绪,正好证明了诗歌的稳固,当渐渐了解到性格或与沉淀的关系之后,也是我这段时期正在回顾、警惕以往的经验,我曾以为语言为我随心所欲,结果,它将我抛弃了,离开最基本的体验基础之后:一切将不再存在。但是,冒险往往使人兴奋,而另一个不为人知的快乐在等着我吗?是不可预知的,所以会焦虑,其实生活用不着依靠快感,体验才真实,与生命感同步岂不是更快乐?
  相信汉语现代诗歌经过将近百年发展,一定会找到自己的灵魂,特别是现在这个时代,比任何时期都真实的时代,人们的审美和视野得到解放和扩展,少了统治层的干涉,人民的思想得以独立生存,这是主要因素,当然,个人的独立性直接决定了这个结果,坚定的思想信念也是一种品质,有些东西必须瓦解和崩溃,再重新建立秩序。这已经是事实,并为这个事实感到欣慰。这首诗写于2010年12月,即去年从江西回到家,由于多年在外面工作、漂泊,所以对家的感觉非常强烈和浓厚,当时,我们几兄弟刚好都从外面回来聚在一起,谈谈大家的近况以及见闻,这样的时光越来越少,兄弟间的感情都属于深藏内心的那种,不善于表达,或许这是表达感情的方式之一吧。有一天,要将一个新买的不锈钢水箱吊到四楼顶,在这个合作过程所产生的默契让我想起很多兄弟之间的往事,很是感动,于是,当晚我写了这首诗。由于往事太多,里面穿插的场景繁多复杂,所有的意象都是真实存在的:我们在高栏港生活过一段时间;一个兄弟在北部湾工作;家门前还有一大片四季花……作品纯属意识的产物,没有事前的结构,随着感情的自然流露,只是应验了对生命的体验。体验是相对个人(个体)的,与独立性有着形而上的关系,也许你并没有觉察“你的体验”被集体同化了的事实,事实是,随处可见。更可怕的是,你身上装着集体的体验审美,与自己越来越遥远……直到迷失,才发现迷失。迷失不仅仅是失去了诗歌的信任,而且失去了对世界的真实感观,永远都不要愚弄你的诚实,这是基础。也是诗人黄灿然所说的“诚实”,罗布茨基所说的“心灵”,这是诗歌不可动摇的基础!这也许是世界最公正的法则之一:当你报以怎样心态和意识,那么最终将会出现在你的作品中,这是不可逃避和不可掩饰的,与鲍勃·迪伦的传记记录片出现的一句话:一首诗就是一个赤裸的人。一样的意思,这是结构的基础。
  水箱是一个几乎平庸得让人遗忘的物件,而且材质还是不锈钢,现代工艺铸造,比任何一个意象都生硬,但是它的体型与容量让我联想到宽阔和扎实,它就像一个巨大的胃,胃是可以容纳任何食物的空间,那么,这样看起来,水箱并不让人厌恶,“葡萄酒桶”这个意象起到一种审美引诱的作用,再经过土豆切片的比喻,基本软化了不锈钢这种材质,当表扬它的品质时,恰恰到了适合的赞美时机。再到湖泊,转接都很自然,仔细想一想,其实水这个隐形的意象在这里非常重要,水的流动性带动整体运动。《水箱》能让一些读者喜欢,就是这个因素吧。当然,除此之外,关于作品的结构,所包含的技巧对我来说是无意识的,现在分析起来感觉是一件“滑稽”的事情,再读,感觉最直观的是一种空间立体感,辽阔而合理。当我说这算是合理时,并没有十足的自信,但是我想这样说。其实,我的表达意图只在兄弟之间的感情和默契,因为相处时间少,每当见到我的兄弟,我都感动。他们的动作、皮肤与气息我都在感受,当我们观察事物时,事物是不会因为你的观察而改变的,说得离题一点,量子理论认为:人类对宇宙的观察会造成宇宙的不同确定性(加速宇宙崩溃),作为作者是否会担心呢?还是杞人忧天?情感的秘密就在这里。离开这个主题材将失去所有意义,意外的是,经过两次转折却扩展了整首诗的视野,直到“这样可以上升到/适合的高度时,再释放压力”对生存状态的真实反映,也就是体验。从视觉上注入一些力量,作为起伏,为结尾作铺垫,虽然庸俗,但也有作用。当然,这始终是一首内向的诗歌,所欠缺的是,更为广阔的世界观和坚定的信念。
  当然,这个创作谈的诗歌经验是片面的,作品最好让读者去感受,作者未必是最清楚自我与作品的人,这也是事实,有些元素和部分,也许一个优秀的读者比作者拥有更敏感的阅读触角,也是合理的。作者只负责以其的经验去完成一个完整的作品,因为在他的思路与世界观指引下,得出来的效果可能超越或者低于他的预期,还有,里面所包含的信息往往存在另外的意外,是他不能所控制的,因为每个作者的创作心理是有区别的,有个性的,还有重要的独立性。
描述
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