窍门
书带来阵阵(而非永恒的)安慰,
这是通向诗的窄门。
它们将导致一些诗的碎片产生,
触及它们,正像是间接问候诗神。
诗神并不安慰作者,
而是冷看诗人们如何获得必要的安慰。
一旦诗人能从他的劳作中
取得补偿——他认为写作的神圣
不是领受诗神的谕令,不是趋近于神,
而是归于本真的人的状态——那时,
诗神无言的慰藉就巧手予人了。
危机到来
他还没有干到极好就停止了。
(而其他的干活只能算是白活了)
收住手,已没有诗神的施舍。
他知道还可以干得更漂亮,
与脑海中的认知相比,
已经生成的作品难以望其项背。
但极有可能,这场危机
割断了行动与思想的联系。
他留给读者的形象并不完整,
他的认知超出了他的作品,
展开了一次空余的追逐,不留丝毫痕迹。
心的介绍
说来也怪,我的心放在楼下,
而我的身体依托在楼上。
我的灵魂也不知道是什么造成这样的分别。
此刻,我已不知刚劲的灵魂
是在楼上还是楼下。
心,还不是必定的灵魂所在;
身体,也并非灵魂休息之地。
我的身体看到乱局丛生,决定下楼拾回心灵。
但说来也怪,当身体抵达坚实的大地和焕发活力的草木时,
我能感觉到心并不在这里:它正在楼上俯瞰这一次自救行动。
如果我要向母亲解释心何以迷失,
就说清悬着的心是常态,正如我是她悬置外界的一颗心。
晚祷
我们并不举行真正的晚祷。
确切说,我不知别人怎么布置仪式,
别人也定然不知我有没有祷告。
有人说,我们心中没有神(只有鬼)。
我们只有在心中有愧时祈祷,
模仿那唯一真实的晚祷。
真正的……这是一块思想的赭石,
当我们搬起它,就对事物有真假之分了然于心。
要么,为了鼓起勇气,让我们不像弄虚作假,
要么我们太过绝望,知道已不能获得它的青睐。
我们不是聚在一起祷告,不守时于暗夜。
每个人——哪怕是坏蛋,哪怕突然学坏
——单独进行相似的仪式,随后,才庆幸
自己获得重生,胆敢使用“真正的”这个词。
环形跑道
环形跑道像一张嘴,像一个〇。
像嘴时,它吐出的是野草、高树,
以及与人背道而驰的蝙蝠、白鹭,
但它不回应你的焦渴,以不似知音
的本色沉默不语;
像〇时,它隐匿了起点,
每一步都可后撤到本更安全的角落,
但蓄满了悔恨,已不能
从头开始。
每一步都是开始的踌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