俊华兄:
你好!要知道,对一篇长文进行缩减,这是挺麻烦也折磨人的事情,我从未做过类似的工作,这也是我更青睐互联网,而不太主动靠近纸质媒体的原因。陈舸诗集的这篇批评(《世界观的葱茏塔尖》),其实在互联网上流传即可,可以不迁就纸质媒体;其实,我也不看好纸质媒体在争取读者方面的能力。我对纸质书在未来四十年的走向总体来说都是一个悲观者。实话说,这篇散文就是写给陈舸看的,是跟诗集的作者做一次书面上的细致入微的交流,如果非要设定一个读者的话。但我通过这次耗时颇久的写作,初步摸清了陈舸的诗学观念的轮廓,自认为比没写这篇文章之前更全面地了解到他的风格。应当说,这篇散文对我本人的阅读史来说,有一些新颖的发现,为我向其他友人介绍陈舸的写作特征时提供了口实。我觉得,这篇文章已经在写作中尽量照顾到了纸质媒体的需求,不忍再进行删减了。我也没有在行文之后再删减的习惯,因为必要的增删,我都在写作过程中考虑到了。请体谅一个批评者(作者)的傲慢。让这篇散文就存放在我的个人网站,作为一个小小纪念。我不认为这篇散文不能发表在纸上就是一个损失。就它的本质来说,只是一次观感的综述,是我散文演练中的一个风格模型,故而,我忠诚于自己当前的美学机制:不在谈论一系列诗学观念(自己的或他人的)中摘录诗的片段。这也是我对诗学散文渐渐形成的一个观点。这方面,我辈还有不少道路要尝试。陈舸的诗集会逐渐迎来更多用心的读者,我只是其中之一,其实我心底里并没有太看重这篇散文的增殖性:它不一定能促进诗集与消费者更融洽的关系。我不免认为这种写法是对初步涉足陈舸作品的读者的干扰。一个好读者没必要同时读诗的解释,他直面诗即可。除非他同时是陈舸和我的标准读者。所以说,我过意不去的是辜负了你的邀请,不能在文本生产之后的物流链最后几步再做什么贡献。我只是一个下蛋的作者——与我精心谈论的对象陈舸一样是一个“作者”、散文的作者——这枚蛋究竟能不能变成一个小型养殖场,我是不能打包票的;我倾向于忘却这次劳作,挥汗如雨之后,稍加休整,尔后再度劳作。蛋的命运轨迹超出了我的辖区。我并不是轻视《上海文化》这本刊物,实际上,我近几个月常常在它的网站转载一些文章到元知。请含蓄地转达我的无心。让我在之后的写作中再寻得更多方面的满意。很抱歉让你在个性不同的人之间周旋,耽搁了你的时间。也许,我不是一个好裁缝,还不懂得如何量体裁衣。也许几年后,我们三方面会找到面面俱到的合作途径。
木朵
20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