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朵兄”视频号 会员列表
主题 : 木朵:刚柔并济的诗学讲义上一声巨响
级别: 创办人
0楼  发表于: 09-02  

木朵:刚柔并济的诗学讲义上一声巨响




牛皮甩鞭

沈浩波


穿暗红外套的女人
抖动手中
四米长的
深棕色牛皮甩鞭

鞭梢在空气中
响尾蛇一样
颤动
发出震耳的
巨响

离她不远
靠花坛的角落
穿黑羽绒服的男人
微缩着身子
坐在轮椅上

拿着一根
和女人手中
一模一样的鞭子
软塌塌地
拖在地上


女人再次
抽响鞭子
鞭梢剧烈地
刺破空气


轮椅上的男人
加入进来
长鞭从头顶甩出
挺直如铁棍

啪啪
啪啪啪
啪啪啪啪
啪啪啪
啪啪

两人配合得
天衣无缝
此起彼伏的巨响
热烈得
像放烟花





  牛皮甩鞭既是它自己,又不仅仅是自己。作为一个物件,它有自己的组成元素、形象特征和特殊功能,但同时,来到人间,它无可挽回地成为了一个中项。从使用者的角度看,它是一个谋生工具或获利手段,通过它可以招揽生意;从诗人的角度来看,通过它,可以洞察与之相关的一对夫妇的身世。一个看与被看的二元关系形成了,一个介入的诗学主张灵验了。从它被制作出来的那一刻算起,牛皮甩鞭仿佛就一直在等待一个特殊顾客的出现:他的来到不是为了打赏或者支付账单,更别说预订一根牛皮甩鞭。牛皮甩鞭以牛皮甩鞭的形式留存于人间,诗人也应当以诗人的名义行走江湖,二者不约而同地出现在江湖人士的面前,各有各的命运轨迹。现在牛皮甩鞭终于等来了宿命中应该有的那样一位诗人。它知道自己是凭什么将他吸引过来的。现在,它沉默不语,将这一切该说的话交由诗人去讲述。诗人将不但要讲述他的所见所闻,他在如何使用语法和句法,而且他要为牛皮甩鞭正名。至少它不是浪得虚名,而作为一个实存之物,虽然不能决定一家老小的生计,但是它确实能是其所是地以事物的本来名义焕发出生存的诗意。诗人由此被牛皮甩鞭击中了心灵。他一下子承揽了揭示三个主体命运的使命。
  一个是牛皮甩鞭的使用史、功能史,一个是使用牛皮甩鞭的卖艺人正挣扎在怎样的命运漩涡之中,一个是作为见证者的诗人自身被怎样的观念气流所裹挟而来到这里。且不说那对夫妇每人手上的一根牛皮甩鞭击打出了怎样的社会新闻或世界真相。是牛皮甩鞭将三者的命运捆绑在一起了,准确地说是牛皮甩鞭发出的巨响迅速形成了一个命运共同体。在牛皮甩鞭众多的用法中,或者说用法清单中,独独有这样一项适合于卖艺人的功夫。诗人当然能够快速从多方面来把握住他并没有亲手触摸的那根牛皮甩鞭的性质。他至少要在诗中使用到牛皮甩鞭的三个特征。比如它的颜色,它的长度,它的材质。诗人不是一口气将这些特征罗列出来,而是在叙述进度中不断启动、添加这些元素,每一个特征都合乎诗的叙述进度和发展需求。诗人在必要的地方,当他需要在谈及牛皮甩鞭这个主体时,就可以用它的一个新的特征来替代它(的整体),使得牛皮甩鞭这样一个审美对象始终处于一种待开发状态之中,没有意蕴穷尽之日。诗人每采用牛皮甩鞭的一个特征,就对应着诗人更进一步地推进了诗的进程,如同卖艺人在挥动牛皮甩鞭的时候也有一个又一个进度,除非牛皮甩鞭彻底地归于不动,不再向外呈现出它丝毫的新功能新表演。
  在诗人见到这对卖艺人夫妇使用的两根牛皮甩鞭之前,牛皮甩鞭就已经存在,甚至更新换代了好几批次。诗人没办法回到牛皮甩鞭的早期使用史中一探究竟。摆在诗人面前的就是正在进行的牛皮甩鞭的表演,前世今生融为一点。诗人必须一下子激发出自己的潜能,将所有对牛皮甩鞭的观感全部寄托在一瞬之间。一念成佛。就这么快,就这样不假思索。有着丰富过去生涯的牛皮甩鞭撞上了同样有着丰富过往经验的诗人,现在二者达成默契,既往不咎,都停留在现实时空之中,为这一次邂逅激荡出必要的火花。尽管牛皮甩鞭还在陌生人手里,但其实跟在诗人手里已经差不多了。诗人甚至不是从表演的最开始进去看的,而是中途被啪的一声所吸引。由此进入了一个他者的命运轨迹之中。毫无疑问,这一段插曲同时构成牛皮甩鞭、诗人、卖艺人三者各自命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一方都将生命中的一段光阴投放进了这一次邂逅所需的时长之中。对于卖艺人来说,类似的表演不知已重复多少次,在以前从没有碰到过一位诗人,今天却不同了。这种看似机械的表演在今天要得到重新诠释,仅仅因为观众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增量,一个新人。卖艺人的动作、操作流程、表演力度都可能与上一次、上上次分毫不差,是一个习惯性的标准规范,但是在诗人看来,这却是第一次也可能是唯一一次。
  这是一次新的表演、新的仪式。诗人照单全收。诗人驻足观望了良久,毕竟这次表演并不是一瞬之间完成的,有一个发生在夫妻之间相互配合的进度,诗人理解了这个进度,并把它转化为诗的文法运动。这首诗的框架确实包含了诗人对表演进度的理解。必须要有一个对表演进度的理解,才能够施展诗的抱负。事发现场肯定有这样一个进度,无非是诗人需要时间来把握它。诗人很明显注意到了表演现场有一女一男。首先是女的开始挥动牛皮甩鞭发出响声,然后是身体不便的男子(女强男弱或阴盛阳衰似乎给真实生活增加了一些意味)也准备挥动甩鞭。诗人的目光在这对夫妇之间流连不止,直到女人再一次挥动甩鞭,男人也加入进来,再形成一次完美的配合,这个表演的仪式才告一段落。这首诗的文法运动也就遵从了事发进度的那个貌似平常的样式。事情就是这么回事,诗照单全收。无非是诗人在描述外在活动的过程中变得绘声绘色起来。因为在诗的这个小小舞台上,诗人悄悄地加入了自己的表演。应当说,表演进度其实是在两个方面同时展开:一个是先女后男再男女混合的表演程式奉献出一场好戏的看点,一个是牛皮甩鞭发出的声音构成的节奏感,对应出诗人在场感知力的变化,并随时为此变化赋予情感的色彩。
  皮鞭最大的特色在于它们在挥向空中的时候发出的响声。击打空气,而不是抽打大地。这种声音确实有一点像空穴来风。似乎没有找到一个被鞭笞的受力对象。皮鞭的响声就好像来自于自身内部。它的意义并没有体现出恃强凌弱或以大吃小,或有一股强烈的生活中的怨气,或掺杂那么一点点阶级意识。它的声音非常纯粹,仅仅是与空气摩擦产生的听觉现象。声音的意义太过单调,诗人一下子不知道该怎么办,该如何拾取这些从空中坠落的响声?实际上对于其他观众来说,声音倒是次要的,人们更愿意看到的是柔软的皮鞭在甩动的时候是不是像一条响尾蛇或别的什么动物,以及己所不能的拿捏皮鞭的高超技艺。多数人并不讲究表演过程中哪一个步骤哪一个声音应该怎么样,而是任由这些动作以及附带的声音随意地、杂乱无序地发生,不会从中看出一个什么所以然来。里面的章法,里面的层次,里面的分别,全然不顾。具有商业头脑的观众甚至还在猜想接下来卖艺人该怎么启动他们的盈利模式。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同样没有免费的表演。每一个接地气的成年人都能体会到这一点。卖艺的夫妇预判了观众的预判,他们只有竭尽全能地表演到位,表演出令人惊诧的程度,才有可能让接下来的流程玩得转。但诗人对于牛皮甩鞭的表演之后发生了什么不置一词。
  除了顽童,其他人,尤其是大人,对于牛皮甩鞭没有什么兴趣,并不渴望拥有那样一根皮鞭或相适应的神力。他们能够清晰分辨出哪是属于卖艺人的哪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但诗人却不同。在所有的手艺人面前,诗人都有学习的冲动,都有仿生学启动的机制。诗人说不定动过一个念头,也想拥有如此神力的牛皮甩鞭,或者像牛皮甩鞭一样的可以用来挥洒自如写出一首诗的魔杖。牛皮甩鞭在某一刻定格为一种神力的象征,对应的就是一首诗中类似的用法清单。简言之,牛皮甩鞭玩得这么拽,诗人的诗也应当可以玩得这么拽。异曲同工或殊途同归的这一点心理游戏,诗人一望便知。其他大大小小的观众看到的就是牛皮甩鞭扬起、挥动、击打、收敛等一系列本身的动作,皮鞭就是皮鞭,不是其他,更别提辗转到其他意义上的企图。但是诗人却不同,他必须采用打比方的方式来理解眼前的皮鞭如何成为皮鞭。响尾蛇、铁棍、烟花,这三个喻体明晃晃地协助着诗人,将牛皮甩鞭的真相更为生动地揭露出来。诗人给了自己去绘声绘色的担子。既要注意外在事物表现出来的视觉形象,又要将所听到的每一个响声有所分别地表述出来,就好像他承担了一个使命,要将他亲眼所见的事项转述给不在场的其他人听。这里暗含着他是唯一合格的听众这一赋能。
  因为他最懂怎么将这样一次流动不居的表演定格下来。秘诀就在于掌握表演的运行规律。只要他能够充分地将表演的流程、节奏、力度准确无误地复原出来,即便不是亲自挥动牛皮甩鞭做到的,但在书面语言上(当然他最喜欢的是口头语言)能做到就很了不起。他估计他做到了,当他用拟声词去描摹在现场听到的那一次次响声时。他甚至自信地认为他所采用的表述形式应该是最好的,既是口语的,也是真挚的。事情就是这么一回事,至于在空中发出巨响的牛皮甩鞭当时到底像什么,卖艺人会怎么看暂且不管,只要他作为一个见证者,他在那一个瞬间感觉到像什么,当时有过一个这样的念头,在诗中就说出这样一个念头,他就是其所是地、符合事实地说出了真相。他自忖在诗的运行层面并没有弄虚作假,响尾蛇的出现并不是说在表演现场他没有感觉到,而在写诗的时候才放进去。事情就是这么一回事,这是一个刚需式的表达诉求,是符合他一贯以来的审美原则。他无需绞尽脑汁地、轻柔地在事后不动声色地将他真实所见的一幕幕做出一些剪辑和调整。他硬来或直来直去。事情就是这么一回事,无需巧加掩饰,也不需要再补充一点非分之想。正如卖艺人夫妇配合得天衣无缝时,两根牛皮甩鞭在空中所产生的混响在当时的确就像放烟花,那还有什么必要去想别的呢?
  放烟花并不是刚需,那里毕竟放的不是烟花。只是碰巧诗人当时是这么想的,所以这个意象置身于现场也有某种必要的真实,而诗人确实没有必要掩饰这一点。那么,在这首诗里放烟花的那个位置上有没有其他的替代者可用,就不是诗人要去考虑的。于是,在放烟花的这个表述位置上仿佛看见谁扔来了一叠诗学讲义。在这里不放烟花不行吗?站在诗人的角度来看,放烟花的确在效果上符合当时的真实状况,是诗人当时的心理活动和感知,更何况这样一种喜庆的、皆大欢喜的场面又特别符合一首诗的尾声气氛。好像表演即将结束,一首诗也就到了见好就收的地步。不在放烟花的这个地方结尾行不行?比如表演中坐在轮椅上的男人突然失去了控制,被自作主张的牛皮甩鞭拽出了轮椅,摔倒在地,使得表演出现了败笔。往这方面发展,有没有可能?但诗人会断然否认,因为这不是他现场看到的。如果是另外一位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过客从车窗匆匆一瞥,只看到女人连续两次挥鞭的潇洒动作(而没有看到她与她的丈夫配合的那一步骤),他有没有写一首诗的资格?可以想象在他的诗的末尾不会再有放烟花的举措了。手艺人的表演很成功,诗人的写作很忠实也很成功,烟花就好像是给他们双方的奖赏。
  就牛皮甩鞭本身来说,一动一静皆自身。但是,诗人所描写的却是动的这一端。表演之前或之后的牛皮甩鞭,或称之为静的那一端,在这首诗里面并不存在。这并不是诗人有意忽略它,而是在现场根本没有看到它(只见它的反面)。当时没有看到的、不存在于现场的事项就不是真实的,就无法成为诗的素材或主题,这样的观念是不是有明显的局限性?如果第二天诗人故地重游,而卖艺的夫妇还如昨日一般地表演,这时诗人如果还要写一首诗,或者与他相约而至的另一位诗人想写一首诗(已经读过昨天友人写的这首诗,他本人是第一次写这个场面),接下来该写什么呢?于是,这里出现了一个契机:第二首诗往往包含了对第一首诗的评议,或者说,我们在现场所写下的一首诗完全可以由冥冥中的第二首诗来接管之、评价之。在最为灿烂的烟花熄灭之时,一首新诗拔地而起。于是,我们不禁想象诗人如果跃入的是另外一个时间维度,而不是在看表演的进度之中,这首诗应当是另外一个样子。真实因为选择呈现其自身的时间进度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比如表演结束后,诗人看着女人和她行动不便的丈夫一起收拾道具,清算今日的收入时,这一幕又该如何写起?那两根收拢起来的静静躺在工具箱里的牛皮甩鞭现在该怎么唤醒与描述?
  处于表演状态中的牛皮甩鞭所对应的时间刻度相当局促,尽管一首诗也可以在如此短促的时长之中生成,但是往前延伸,这对夫妇一路颠簸来到本地,有怎样的传奇故事?往后延伸,取得微薄收入离开本地奔赴下一个表演场所,前途叵测得会不会令人担忧?牛皮甩鞭还是那两根牛皮甩鞭,还没有到报废的时候,这时,诗人能从中发现什么新的看点吗?那个坐在轮椅上的男人怎么了?这个悬念能不能顺延出一首诗的端倪?在这对夫妇日复一日的表演仪式中,还能不能加入一个新鲜的元素或突如其来的变量,使得表演出现了中断或者其他什么异常情况?这是诗人既看不到也可能想不到的场面会因为显得不真实而不能出现在诗中吗?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表演牛皮甩鞭的这对夫妇可能只是一幅背景图或一个背景音,发生在诗人自己身上的事情在这对夫妻表演的同时出现了诗意,喝彩声也好,皮鞭的响声也好,都成为了背景音,诗人要写的却是自己的心事。在这样一个厚此薄彼的选择中,牛皮甩鞭在一首诗中又将扮演怎样的角色?可见,以牛皮甩鞭为中项,诗人至少面临三个发展方向:其一,就是这首诗所表现的通过牛皮甩鞭日常性的表演来获得它的形象,并顺带映衬出表演者的宿命或苦难(见外);其二,牛皮甩鞭构成一个背景音,发生在诗人身上的一件真事同步发出了巨响(见内);其三,牛皮甩鞭成为时间寓言的代言者(见见)。
  如果诗人来迟了,他最先看到的是坐在轮椅上的男人挥动了皮鞭(错过了前戏),这首诗该怎么开头呢?甚至他看到的是疲惫的男人无力地坐在轮椅上,并没有挥动牛皮甩鞭。牛皮甩鞭最初映入诗人眼帘的时候,没有发出啪的一声,那么这首诗还能以拟声词率先亮相吗?如果现实生活中确有其事,事情是怎么发展的,诗就可以是其所是地获得一个相适应的开头。这是难不到诗人的。然而在这首诗里面,诗人不加迟疑地首先听到的就是啪的一声,他顺从了这样一次召唤,启动了一首诗的写作,无可挑剔,啪的一声成为表达的刚需。这响亮的一声所形成的节奏感、层次感为一首诗打开了方便之门。诗人恰逢其时,迎头赶上,他来得正是时候。不过这啪的一声仍然充满了变数,后续的发展仍然充满不可知性(当时怎么知道接下来会有怎样的表演环节)。于是诗人在谋篇布局、章节形态设计时,必须有所权衡,尽管写这首诗的时候他已经饱览了整个流程,但是在这首诗所开展的文法运动中,他要尽可能贴近牛皮甩鞭的表演进度。诗人轻柔的举动立即表现这首诗在匀称分节上。一节五行这样一个外观形态上的设计、这样一个节奏上的摆布似乎符合现场表演的节奏与进度,这样的对应和拿捏,诗人觉得非常舒服。匀称分节的讲究之中有意无意地产生了刚柔并济的效果。外在的牛皮甩鞭的表演进度是刚,已不可逆转,而诗人以匀称分节的姿态应对,徐徐图之,则为柔。
  简言之,进度为刚,对进度的精准描述是为柔。诗必须这样写,必须写这些事,必须这样发展下去,此为刚。诗不见得非这样写不可,稍有替代的念头涌现,稍微卖个破绽出来,即为柔。确立一个写作的原则,是为刚,探讨写作的原则何以至此,是为柔。具体来说,当诗人处于一个表演的进度之中或一个看表演的进度之中,他是没有办法阻止这个进度的发生,也无法逆转它,但并不表示诗人在写作时一定要严格遵循这样一个进度的自始至终。他完全可以从事发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点位切入进去,开启一首诗的第一行。事情的进度是一回事,对这件事情的描述是另一回事,同样可以有一个自主的进度,一个不一样的进度,这是可能的,也是可控的。诗人谙熟了整个流程之余,完全可以不从事发的起点开始写起。这一任性正是刚柔并济的诗学讲义的第一课。但这份讲义上还有另外一个“诗可以群”的要点赫然入目,要求诗人关切他人的命运,直逼他人的心灵。现在的问题是,诗人只是一个看表演的观众。他无缘更进一步去探听卖艺人夫妇的身世,只能稍加整理地从他们的穿着、神态和职业习惯中做出初步的预判。没有更多的了。进度的任意性被遏制了。从坐在轮椅上的男子挥动牛皮甩鞭开始算起,也会有一个进度,也会有一个轮回,诗人也完全可以写好它。只不过恰在当时,诗人选定了给予启迪色彩的(发自女人手里的)啪的一声而已。
  啪的一声激发的进度是能够逻辑自洽的。这是一个再稳妥不过的进度了,兼顾了卖艺人夫妇的表现力与声音辗转变化的层次感。一般的观众看的是表演效果,声音是谁发出的显得更为次要,牛皮甩鞭远比使用它们的人更能吸引观众的目光。而诗人前后兼顾,总是流连忘返于使用牛皮甩鞭的人的命运,总想透过他们的穿着打扮一探究竟。他已经尽力了。他忠于这场表演,正如卖艺人夫妇也在恪尽职守地忠于他们的表演。这场表演是真实的,而诗人庆幸自己对这场真实表演的叙述也是真诚的。他甚至刻意控制住了自己的激动情绪,不能让自己诗中所描述的激烈程度、动人幅度逾越了真实场景中的那个分量。他要尽力对应真实场景中的分寸感,不能高于真实事件的表现。任何多余的非分之想,任何脱离实际的对卖艺人夫妇的身世揣测,都要严格受限。这是诗人的刚需。诗人意识到自己正是在严格照此办理、照单全收的创作者,为情理相通、账实相符而感到庆幸。这就是诗人的一份柔情。实际发生的一幕幕都储存在诗人的大脑里,而在诗的字里行间登记出来的就如一个个账目,每一项都要对得起大脑里的画面。实际发生的一切人类的动作与情感都是不可持久的,难以永驻的,这是刚;而诗人竭尽所能地要挽留住人类情感最饱满的一瞬,要牢记那最为清晰的进度,就是柔。诗人以不变应万变,虽然时时面临失败的命运,但这份痴心仍然不改。
  要知道,卖艺人通晓天地之理,反复演练出来的这一套表演流程一定经得起市场检验,合乎人们的审美刚需。这套流程中的道理或者滞留其中的原则实际上恰恰是诗人瞪大眼睛要一望到底予以把握到手的。看起来表演的是有声有色的人力、鞭力与空气动力学之间的关系,那么一种天人合一的气息,但实际上,每一次表演的都是关乎表演精髓的那个道,那个不变的东西。诗人瞅准了机会,迅速抵达了这个道,看到了表演中极不容易被发现的那个核心。牛皮甩鞭最先看到,使用牛皮甩鞭的人接着被看到,然后听见了发出来的响声,惊心动魄,然后诗人感知到了在这个表演中的分寸感与规定性,比如“天衣无缝”这样一种体验就合乎道。于是,这里存在一个评价的角度,诗人近乎苛刻地要求这一次表演抵达一个职业的高度,进而抵达天道。如果缺乏这样一个内在的进度,如果是一次失败的表演,就无法支撑起一首诗的进度。诗的进度太依赖于事例中那个恰到好处的进度的贡献。如果卖艺人夫妇的表演处于一个优良的分数上,那么,取法乎上,得乎其中,诗人所写下的诗作为另外一个表演应当不输给这对夫妇的得分才算数。诗人向他的读者汇报的不是卖艺人夫妇的表演有多么成功,而是这首诗的表演是否拥有一个妥善的进度。
  啪的一声,绝不是打脸的声音,而是烟花绽放的热烈响声,是动人心魄的声音,是空气里盛放的赞歌,是生命的劲歌。现在轮到诗人上场了。他的诗中是否也有啪的一声?现在轮到明眸善睐的读者上场了,也来围观诗人的这首诗,围观诗人在这首诗中挥动的隐形的牛皮甩鞭。如果要评价诗人的表演,要叙述诗人的表演进度,我们从哪个地方开始谈起?我们听见诗人挥臂发出的啪的一声来自哪里?一旦诗人预见了我们此刻的困惑,他就明了除了目前写出来的这首诗,同样的场景与素材,乃至主题,他还可以写出怎样有分量的第二首诗。这是关于现在这首我们已经围观的诗的评价之诗、重述之诗。这是另外一种真实的原则。不关乎一件生活中的琐事,而是关乎一首诗的运行法则。一首论诗之诗同样苛刻地要求指向一首诗应有的真实。而在第二首诗中,诗人有待展开的不仅仅是另外一种写法,另外一个主题,还包括诗的方法论的揭示,涉及到语言的真理、大道的澄明。啪的一声,啪的声音此起彼伏,曾经在诗人耳廓里存留,是他从事发现场所获得的清晰感受。现在,在诗人的表演现场和写作进度之中,轮到读者侧耳聆听。能否从这首诗中听得见啪的一声、啪啪声、啪啪啪的声音?有没有此起彼伏的节奏与层次?我们如何为诗中最有劲道的表演拍手称快呢?
  诗人兴奋地模拟了现实中的一次关于牛皮甩鞭的表演。现在其他人再也没有眼福抵达那个现场,和诗人同等程度地观赏那个节目。现在,只有以这首诗为中项去抵达那不可抵达的前置状态了。幸好我们还可以抵达这首诗。如果现实生活空间中曾经扬起过一根四米长的牛皮甩鞭已不复存在,那么我们不要为此感到惋惜,因为诗人在诗中仍然安放了一根随时扬起的但现在暂时静默的牛皮甩鞭。一根无形的牛皮甩鞭,在诗人高高扬起之后,已经装放进了诗的工具箱或方法论中。现在看我们中谁最先能够感知到它的存在,它的形状,它的颜色,它的力度。有力者先得之。理论上讲,一个兴奋的读者完全可以根据他的这首诗去写另一首诗,以这首诗为真实的出发点,再次去抵达关于诗的真相,关于语言的真理,关于真理的真谛。想象一首基于他这首诗而写出的诗找到了一个最清晰的开头,你是否能听见啪的一声在耳畔响起,那就是继卖艺人夫妇扬起的牛皮甩鞭之后诗人如此这般又扬起了牛皮甩鞭之际,现在轮到我们表演了。我们学得有多么像,我们就理解得有多么深。我们可以乘风飞扬。我们也可以手握牛皮甩鞭击打着空气发出芬芳馥郁的热烈响声。我们也可以动情地告诉我们的读者,告诉那些迟到的人,三场烟花表演竟然同时在进行,你们到底能看到哪几场?

2024年9月
描述
快速回复